天外天,為三清。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
就在那浩渺虛幻,臻於唯美的玉清聖境之中,有三位仙人圍玉桌而坐!主位上是玉清聖境的主人---元始天尊。下首是他的師兄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和師弟靈寶天尊!
元始天尊道:“近日我觀那西方靈山,有一道金光直入下界!凝神一算,才知竟然是那如來老兒座下愛徒金蟬子下界轉世去了!不知師兄與師弟對此事有何看法?”
靈寶天尊道:“此象吾亦觀之!依那如來行事作風,怕又是委命弟子下界普度眾生去了!其座下菩薩,羅漢,金剛,尊者等等沙門,下界濟世的曆來不少,師兄何須驚訝!”
太上老君撫著長須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來此舉,終究是曇花一現!世人之善,是度不出來的!即便能度一人善,其能度千萬人善乎?世界本自無中生有,有天自有地,有陰自有陽,有善自有惡,善惡相爭,優勝劣汰,人方有無窮之時!”
雖然師兄弟二人皆言之有理,但元始卻有些無奈,這師兄跟師弟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他元始天尊這道教(道教本是東漢張道陵創立,封神裏三清各有一教,咱這裏就不按那套來了,統統歸在道教裏,與佛教相對!)最高神可不是隻有虛名而已,還肩負著重任:振興道教!雖然道崇無為,說什麼“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但卻隻是理論罷了,理論要與實際相結合,隻有讓道教發展到極盛大的時候,好比泰山,好比北鬥,才可以真正的不爭!
元始天尊當下道:“如來之所謂善者,卻是偽善。比如他度殺豬人放下屠刀,無人殺豬,便無人食豬,無人食豬,便無人養豬,無人養豬,那豬便幾消失殆盡了。他教人戒色,既然戒了色,則無後人,實毀人長久生息也。如來宣佛,是用慢火煮魚,那魚兒初隻覺溫爽非常,筋肉漸漸軟化,至死也未覺,即便有中途覺醒者,想一躍而出,卻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麼多年來,世人信佛的漸多,崇道的日減,隻怕長此以往,道將非道!師兄,師弟,切不可再堅持那無為之治,而使我道教敗頹,世道離亂!”
太上老君撫須笑道:“師弟莫急!從前無為,今後才可無不為!”
靈寶天尊也道:“二位師兄所言甚是!如來這次居然肯派自己愛徒下界去,隻怕是要委以重任!萬萬不可讓他得逞,不如叫我派弟子下界,加以阻撓?”
元始天尊道:“知已知彼才能百戰不怠!雖欲為卻不可妄為!今日請師兄師弟來,便是想合我三清之力,洞悉未來之事,以看那如來圖謀者何!”
“此逆天之舉,怕是要攪亂三界之秩序,後果難料啊!”靈寶天尊擔憂道。
“三師弟莫憂!時間若河,河流也有打旋渦的時候,這才是自然之道。”太上老君道。
聞得此語,另外二人也點頭稱是,於是三人當下有了計較,端坐一方,掐指念咒,三團紅綠藍不同顏色的清氣便從他們的天靈之處冒出,緩緩飄至空中,交彙在一起,漸漸像電視屏幕一般顯出了動態的畫麵!
半晌,那畫麵卻消散在空中!
元始天尊歎道:“這如來倒是好心計,弄此西天取經之舉,便可教東土大唐而至天竺百姓皆信佛也!”
靈寶天尊道:“不如我等先下手為強,滅了那轉世的金蟬子,叫如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太上老君擺擺手道:“三師弟,不可!死了一個金蟬子,還有千千萬萬個金蟬子!而且還激化了佛道之間的矛盾,還是聽你二師兄說說,想來他已有成竹在胸!”
元始天尊道:“抽刀斷水終究是徒勞,倒不如來個順水推舟,你我將計就計,來個偷龍轉鳳,隻留那金蟬之殼,實際上卻換上我教弟子神魂,讓他為我等布道,豈不妙哉?!”
靈寶天尊道:“計是好計!隻是那金蟬子乃是十世修行的善人,業力高深,神魂堅固,尋常弟子隻怕取代不了他的神魂,而我等又不得助其一臂之力,否則必教那如來看出痕跡來!我輩弟子中,業力能與其相當的,卻是沒有。便是有,卻早有聲名在外,如何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