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湘媽就算有心理準備,也沒有想到少良家那麼摳門。她仔細琢磨過,少良爸爸是當過企業副廠長的,媽媽當小學老師,錢是不會有太多,可也絕對不止3萬。小湘媽當年跟小湘算一本賬,少良那時候都32歲了,23歲大學畢業他就出來工作,都8年了,少良不抽煙不喝酒,沒買過房子,就算他自己攢的老婆本也不止3萬啊。可見這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是對娶媳婦這件事情的態度問題。
但小湘媽也不當著少良的麵說破。有些事情,說破了顯得市儈,還傷感情。小湘媽就說,比著少良家的數也出3萬,其他的錢兩人貸款去。也別揀新的、大的房子買吧,能買多大就買多大。小湘媽跟雲姨兩個合計的好著呢:“錢在我們手上,仍然給小湘留著,就是不能現在就便宜了杜家。”
所以,兩家心眼兒鬥來鬥去的,最後他們就隻有6萬的首付。少良也有苦說不出,他一畢業就進了現在這家公司,靠著熬年頭熬資曆,8年沒跳槽,終於從小職員熬到了部門經理,他也不容易。這些年賺的錢,少良除了留點零花錢,其他的全部都給他媽存著。少良覺得父母操心受累一輩子,把自己和少蘭供了出來讀書。少聰又不爭氣,天天叫父母煩惱。他是家裏長子,對家裏有責任,應該幫父母分擔。少良媽拿了兒子的錢,每次都說給他存著,將來好成家立業。少良媽也真是這麼想的,可架不住家裏開銷大,每個月少良的錢也還是要派上用場。8年下來,她存了10萬塊,可少良媽不願意把這10萬塊都拿出來給兒子買房。一來家裏原本要留點錢,不能都掏空了,這錢少聰還要娶媳婦呢。少蘭結婚要陪嫁,也是一筆開銷。少良沒結婚,他的錢都交到家裏;結婚了,他的錢當然就交給自己的媳婦兒了。那以後,家裏就沒有這麼大筆的經濟來源了。
照著她的算法,給少良拿3萬房款,又格外拿5000塊出來辦酒席,這都已經超支了。酒席雖然是小湘家張羅的,但誰讓她們家堅持要在市裏辦酒席呢?在縣城,5000塊辦酒很風光了。所以,當時少良媽在辦酒的時候就盯住了紅包,保證自己家親戚的紅包一個也不落到殷家去。誰知道,為這麼個事情,兒媳婦小湘還跟少良鬧,說什麼娘家辦酒婆家收紅包不像話。少良媽現在想起來,還覺得自己挺有理,她又沒收殷家親戚的紅包。就這樣,收回來的紅包也沒有5000啊,這還虧本了呢。
說起這房子,還有一個小插曲。當年買房的時候,小湘媽陪著小湘跑了很久,終於看中了小湘單位附近的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精裝修,新小區,環境好,總價也不過三十幾萬。小湘說一室一廳也太小了,小湘媽很有遠見地說:“我就照一室一廳給你找的,你就不能買兩居。你多一間房,能多好多事兒出來,以後你就知道了。”小湘覺得她媽是危言聳聽,也沒當回事兒。
少良媽也拉著少良滿世界看房子,就看中了現在這套,房齡已經有七八年了,小區有點亂,但有兩間房,麵積自然也比那個一室一廳的房子大,還是簡裝修,總價比小湘媽看中的那套低點。少良媽說這套好,有兩間房,將來有點什麼事兒也方便。
小湘媽對小湘說:“能有什麼事兒?你要買了這兩居,你們家就等著變成他們家的接待處吧。”小湘那時候根本不把老媽的話當回事兒,她還一心想當個讓婆婆滿意的孝順兒媳婦。婆婆也是為了他們小兩口好,況且當時看,這兩居是比那一居的劃算,到單位就遠一站路,價錢卻便宜不少。小湘自己也願意要這兩居,到底多一間房。
3
少良驅車上了內環高架橋,整個城市已經進入了上班早高峰,路上車來車往,擁堵不堪。路過公交車站時,看到成堆的等車人群,少良得意地笑了笑。每當這個時候,少良就覺得自己挺幸福的,應該知足。作為一個35歲的男人,他有房有車,在大公司上班,管著一幫手下,一年下來七七八八的也能賺十幾萬。比起8年前剛畢業那時候的一無所有,他覺得自己現在已經算是成功人士了。
這還不是少良最得意的。他最得意的就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非常關心自己的老媽,有一個非常通情達理、溫柔可人的老婆。少良覺得,一個男人,有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事業,還有什麼理由覺得自己不幸福呢?
說起來,少良和小湘還是相親認識的。少良研究生畢業,女朋友交過倆。本科的時候和一個同學談戀愛,兩個人處了快兩年,後來那個女孩出國了,兩人也就散了。研究生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師妹,也處了快大半年,後來師妹和少良的師兄好上了,他們倆又黃了。這麼一來二去的,少良的大好青春可就耽誤了。一晃就晃到三十好幾了,少良媽急得整天托人給少良介紹女朋友。要說少良條件也不錯,周圍追他的女孩也不少,可不知道為什麼,少良總是碰不到自己滿意的。從少良的角度來說,他甚至都不認為自己的前兩段感情算是真正的感情。那時候太年輕了,所以,那兩段感情,他早就已經淡忘了。少良是家裏的老大,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很傳統。過了30歲之後,少良對感情的選擇就更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