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找到讓你溫暖的理由,陪你到世界盡頭(4)(2 / 3)

畢業那天,大家約著去KTV。我坐在那個女孩兒旁邊,那個女孩兒旁邊坐著那個男孩兒。

他那天穿著白色的T恤,讓我想起他穿白色牛仔衣的樣子。

讓我想起我喜歡他的時候。

他拿起話筒,點了一首張國榮的《風繼續吹》:

讓風繼續吹

不忍遠離

心裏極渴望希望留下伴著你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

心裏亦有淚不願流淚望著你

我看到,他眼眶裏似乎有閃爍,我扭過頭,另一雙眸子也閃爍著。

他們真的很配。

上了高中後,和初中的朋友、同學就跟脫了節似的。偶爾在學校碰見,原來不是特別熟的都不怎麼打招呼了。

我是個對事物比較冷淡的人,覺得沒有什麼不好,沒有什麼不可以。所以斷了聯係就斷了聯係,也沒怎麼。

隻是手機裏也好,MP3裏也好,永遠存著一首歌。

張國榮的《風繼續吹》。

我有時候聽著歌會想起一些片段,如果當初我勇敢一點,會不會畢業的時候和你四目相對的人是我?但如果再回過頭去,我大概也不會選擇走那條路。

上了高中一年後,我聽說他們倆分手了,原因不明。

那天是2008年4月1日,我記得很清楚,張國榮去世五周年。

我聽了一晚的《風繼續吹》,半夜清醒的時候,右側臉有些涼涼的。

我記得挺清楚,我做了兩個夢,一個是初見你的時候,穿著白色牛仔衣,對我笑。一個是張國榮,站在舞台上,靜靜地演唱著那首老歌。

風輕輕吹動我的窗,月光灑下來,我閉著眼睛,希望再遇著一個人,能唱我喜歡的這首歌給我聽。

生之無常,愛之無限

羅從政

“我們班有個同學得白血病了,周六學校的一些組織會在校園進行募捐,大家能幫的幫幫她,謝謝。”

突然間,我被“老鄉同學群”裏的一條消息怔住了。白血病!聽起來就讓人心悸的恐懼,向來隻在書中或媒體上流傳,怎麼就悄無聲息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發消息的是比我低一年級的學妹小旭,她為人低調沉默,很少在群中閑聊插話。她開口,看來事不小。我再認真看了遍那幾個墨黑的字跡,難以置信地敲出問號:是真的嗎?學妹肯定的答複,讓我的心往下一沉。4月下旬,遙遠的雅安地震帶來的隱傷尚未愈合,沒過幾天,眼前的可怕征兆悄然而至,直抵內心深處。

小旭告訴我們:得白血病的是她的同班同學,叫沈靖斯,五天前查出的,急性髓係白血病M1,現在已經住進了無菌病房。眾人的悲歎和關心中,學妹一步步透露。當我看到那名字,眼前一陣眩暈。沈靖斯!我認識這學妹啊!不就是那個湘西土家族的女孩兒嗎?

一個熟悉的名字,迅速翻出我腦子裏一些生靈活現的畫麵。

兩周前,我受學院張聰老師委托,以經曆過正規實習和求職過程的學長身份,到大三的微格小組課上做點評。微格課是師範生的一種講課實踐,學生講10分鍾左右,然後師生共同點評,並錄製成可回放視頻,以使準教師在教學上通過訓練獲得進步。當時,沈靖斯就是我旁聽課堂的學生。我清晰記得,她講的內容正和一年前我第一次微格課試講的相同——資源配置的初步知識,機緣的巧合,對她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沈靖斯是第四個上台講課的,翻開筆記,她講課的詳細,點評的要點,字跡仍鮮活。

那是一個多麼活潑單純的女孩兒啊!靖斯個子不高,長得清新陽光,她來自湖南少數民族地區,可她在講課時普通話非常標準,隻是略帶初上講台的羞澀和膽怯。至今還記得,一位同學回答課堂提問後,她的評價是,“總體還行吧”。為此,我建議她以後在講課時一定要條分縷析,說任何話都不能模棱兩可,該肯定就肯定,要否定的必須以合理的方式糾正,必須講透徹。她聽著我的“指點”,不時在本子上記一筆,微笑著點點頭,示意真誠地接受。下講台前,她還站在講台微笑著對我說,“謝謝學長”。

想著想著,似乎那洪亮悅耳的聲音就在耳邊縈繞,像是跳動在空蕩教室的回聲。可是,就是兩個周前還在演繹生命活力的陽光女孩,此刻,正躺在長春最好的醫院、高規格的病房,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正在與死神麵對麵地掙紮。

兩個周啊!生命真的如此無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