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廣,仿似無邊無際,時有海鷗劃過,掠起一條條魚兒。
唐三藏腳踩祥雲,認準方向便往西牛賀洲趕去。他手中還有一黑色珠子,乃東海龍王所贈。
據龍王說,這顆珠子乃是他龍族先賢的舍利,那先賢一生與世無爭,心如止水,修行多年後加入佛門,得成正果。圓寂後,隻留下這一顆龍丹,或可稱為舍利。龍族中人為祭先賢,便向佛門討要了這顆珠子,一直保存至今。
如今四海龍王皆同意將此物給他唐僧,自然是為了報八戒的情。因果因果,八戒種因,由其師弟得果,倒也說的過去。
從東勝神州橫跨西牛賀洲,路途遙遠,非仙家不可去。若不是三藏達到了天仙之境,恐怕要到流沙河,還不知得多少時日。打好主意,三藏便在祥雲上打坐起來,如今天仙已成,是該好好鞏固一下。運功之時,心神集中,也就不在意那時間了,如此,過了一個時辰,待全身經脈被洗滌一番,三藏才睜開眼睛。
突然,下方妖風一動,便聽一聲慘嚎。三藏聞身望去,原來是一隻虎妖正在小城中行凶害人。那虎妖身高八丈,獠牙七尺,周身煞氣化作罡風,好生凶猛。在這小城中橫衝直撞,竟無一人可阻,就在這時,三藏忽然發現前方有一幼兒嚇倒在地,那虎妖如此奔走,隻怕就算不踩死那幼兒,身上煞氣也要將那幼兒撕成粉碎!
來不及多想,三藏施起法術便要往下方衝去。可在這時,另一邊忽起一道祥雲,便見一道士模樣的人持劍衝去,三藏見狀,愣了一下,停住了腳步。
那道士速度很快,瞬間衝下小城,將那幼兒擄起,隨後對一驚慌的路人道:“幫貧道抱好,待貧道收了這孽畜!”
聞言,那路人顫抖地點了點頭,接過孩童。
……
道士持劍立於街道之中,周身騰起一道金光,與虎妖身旁的煞氣形成鮮明對比,一金一紅。
虎妖見有人攔路,當下一聲大吼,血氣洶湧的虎爪向道士奮力拍去,有摧山之能!
但那道士也是不凡,長劍揮舞,在空中結起大印,虎爪拍在那上麵,隻是泛起一道漣漪,便再無波瀾。緊接著,那道士縱身而起,從懷中掏出一葫蘆,對那虎妖施了個咒語,便將他一下子收了進去……
小城眾人,見此情景無不上前拜倒在地,高聲擁護。
“太兒戲了吧?”三藏在空中將道士收妖看得一清二楚,同時心中也是一陣疑惑。
就在這時,三藏後方卻是有一人踱步而來,三藏有感望去,心中不由一震,那人背負一大劍,腳下並無祥雲,就是這般踏著虛空而行。看那人模樣,眉宇飛揚,雖為男兒,卻有一分女人的陰柔。嘴角揚起的淡淡嘲諷,好似看不起這天下!
“看我做甚,命長?”那男子緩步走過三藏身旁,冷漠道。
三藏聞言,隻覺周身汗毛四起,心知此人深不可測,便不再理會,轉過頭看向下方的道士。
話說,此時這小城中已有數百名百姓集合,紛紛朝那道士叩拜,口中不停念叨感謝三清,感謝道家之類的話。對此,那道士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安靜,才道:“各位,貧道乃鴻鈞道祖門下,奉師命下山,積德救世,大家若是要拜,就請拜我祖師鴻鈞吧!”
“啊?鴻鈞祖師,道家好像沒有這個人物吧?”一個年老之人有些疑惑道。
聞言,那道士板了板臉,道:“胡言,鴻鈞祖師自天地初開便已存世,我道家先賢中的三清,也隻是祖師之徒輩爾!你等怎地能說祖師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