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國內可轉位刀具技術發展近況
當前,金屬切削加工工藝仍然是我國機械加工的最基本方法。相對國外工業化國家,在三大機械加工工藝(切削、磨削、鑄鍛)中,切削工藝的應用比例更高。我國有320萬台機床,重視可轉位刀具技術的開發應用,將直接關係到成百萬台普通機床與上萬台數控機床效率的發揮以及產品質量的提高。
我國硬質合金可轉位刀具的開發始於60年代初。當時是某廠為自動線配置刀具而研製應用100多把可轉位刀具,為我國可轉位刀具的開發邁開了關鍵的一步。經過近三十多年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特別是自1980年以來,在黨和國家的技術經濟發展方針指導下,在各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可轉位刀具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國家於1988年發文,將可轉位刀具列為1989-1991年全國重點推廣的37項新技術之一;1990年,國家計委又發文件,將可轉位刀具列為全國四項重點技術推廣項目之一。目前,推廣應用可轉位刀具技術,已成為全國各企業共同關心的重大技術項目。
我國可轉位刀具技術的發展在“七五”計劃的後兩年取得了重大成果。例如,可轉位刀片銷售量由100噸上升到300多噸,平均遞增率大於22%,預計到“八五”計劃結束,刀片銷售量可達1000噸。同時,到“八五”計劃結束,可轉位刀片的品種規格將能滿足全國切削機床所需的98%;而可轉位刀具中的通用刀具產量,例如車刀和銑刀,基本上能滿足國內通用機床的需要,並且能部分地滿足NC機床及CNC機床中使用的工具係統。
在可轉位刀具質量方麵也取得了突破:例如,在“七五”計劃結束前,我國刀片業生產廠隻能向用戶提供毛坯和U級刀片;目前,已能向用戶提供M級直至G級刀片,不僅能供應單刃刀具用的可轉位刀片,而且能提供多刃刀具用的精密刀片。刀體質量方麵也逐年提高:對於可轉位車刀和普通麵銑刀,已能滿足通用機床的精度要求。精密級車刀和鏜銑類刀具及其工具係統,已能部分滿足數控機床及加工中心係統的精度要求。
總之,通過“六五”、“七五”技改與企業自身素質的提高,我國在生產可轉位刀具、刀片的技術水平與裝備能力方麵皆有大幅度提高。向社會提供產品的質量及品種、規格華有引人注目的提髙與增長。近十年來,已向工業部門提供了近1000萬件機夾可轉位刀具,千噸可轉位刀片,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也為推廣機夾可轉位刀具提供了物質條件。
“八五”計劃中,國家對推廣、開發與應用可轉位刀具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七五”及1991年工作基礎上,到“八五”計劃結束,即1995年,我國將達到工業化國家70年代末期水平。那時,全國金屬切削機床使用可轉位刀具數應達到50%以上,尤其是車床,應達到90%;銑床應達到80%;刨床應達60%;鏜床應達50%以上。同時,刀具品種按機床配齊,並進行全麵應用。重點企業可轉位刀具費用約占硬質合金刀具總費用的70-80%。
經過建國後四十年的努力,在刀具材料、刀具品種和質量方麵,有些已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可以預期,隨著“八五”計劃的實施和四個現代化進程中高新技術於機械製造行業的推廣與應用,我國的可轉位刀具技術必將有更加蓬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