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冬天海棠開:皇帝新裝上演了(1 / 2)

(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失寶玉通靈知奇禍)

打寶玉主意的人不少,平心想想也很正常;讀者們不必像紫鵑一樣,一見有人給寶玉提親就生氣。

見傅試(賈政的門生)家兩個女人過來……鴛鴦道:“好討人嫌!家裏有了一個女孩兒,長的好些兒,就獻寶的似的,常在老太太跟前誇……”

紫鵑聽了一呆……“天下莫非隻有一個寶玉?你也想他,我也想他。我們家的那一位……三番兩次的病,可不是為著這個是什麼……”回到瀟湘館來,見黛玉獨自一人坐在炕上,理從前做過的詩文詞稿。

第三十五回中就說到傅試很想把妹妹傅秋芳嫁入豪門,時過幾年,已成了剩女,竟然還不麵對現實。傅試與其妹,有點低俗有點傻。黛玉整理自己的詩文,這也是最後的生命總結;作為文藝人,其全部生命可能都在作品裏。

怡紅院裏的春海棠本來萎了幾棵,十一月(陽曆十二月)天氣,突然開花了。賈府的人對此反應不一:

探春深感不妙:順者昌,逆者亡;草木知運(運數),不時(不按季節)而發,必是妖孽。”但隻不好說出來。獨有黛玉聽說是喜事,心裏觸動,便高興說道:“當初田家有荊樹一棵,弟兄三個因分了家,那荊樹便枯了。後來感動了他弟兄們仍舊歸在一處,那荊樹也就榮(開花)了。可知草木也隨人的。如今二哥哥認真念書,舅舅(賈政)喜歡,那棵樹也就發了。”賈母、王夫人聽了喜歡,便說:“林姑娘比方得有理,很有意思。”

……賈赦便說:“據我的主意,把他(它)砍去。必是花妖作怪。”賈政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隨他(它)去就是了。”賈母聽見,便說:“……什麼怪不怪的?若有好事,你們享去;若是不好,我一個人當dāng去。你們不許混說!”

這一回,賈赦倒像《皇帝的新裝》中的敢於說真話的小男孩;可惜,他是中國的小男孩,所以不會有人向著他說話,哪怕大家都知道他說的對。況且,中國式賈母比那個丹麥皇帝更了得!

萬事萬物總有自己的規律,無論自然的還是社會的。孫中山先生說:民主大潮,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花也一樣,春海棠並非早梅,其在冬天開放,哪是什麼吉兆?

同樣是高興,黛玉與賈母的性質完全不同。黛玉是渴望幸福早早到來;賈母是不允許別人破壞她的夢,那假夢能多維持一天是一天。

如果有條件,黛玉也能做寶釵,她的那小嘴巴說起話來,比寶釵還要巧。可惜,客觀環境把林妹妹擠壓得憋悶而急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