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殺手已退往門外。
“小子,咱們後會有期。”龐大的身影往上一躍,從外牆的缺口處直躥了出去,一瞬間消失不見了。
“哈哈哈……”
空中留下一串瘋狂的笑聲。
這笑聲竟然是如此的熟悉。“別走!”石琦縱身追了出去。這不就是那段視頻中的笑聲嗎?此人竟有如此氣場,那他為什麼還要暗算呢?
剛想到這裏,忽然一陣頭暈目眩。
糟了,難道是那毒……
石琦不知道自己暈睡了多久。
昏睡中各種影像在腦海中交替出現,似夢非夢,如真如幻。
他看到了年幼的自己在小巷中嚎淘大哭。一旁是倒在血泊中的父親和母親。那次遭遇打劫之後,他成為了一個孤兒。父母的身份,出身的家庭背景,年幼的他全不知曉。他六歲之前的童年,都是在孤兒院中度過的。父母離他而去時,他已差不多三歲,頭腦中已有了“爸爸”、“媽媽”的概念。所以剛進孤兒院時,他整天都在哭,喊他的爸爸,叫他的媽媽。然而,無論他呼喚一千遍一萬遍,爸爸媽媽已經不會再答應他一聲了。他感覺到深深的孤獨和無助。
也是從那時候起,他慢慢地變得越來越離群與孤僻。隨著年齡的增大,他成為了其它孩子欺負的對象。性格倔強的他,每當被一群孩子圍著拳打腳踢的時,總是抱著頭,一聲不吭,更不會求饒。
然後有一天,那個女孩出現了。“你們再打人,我就去告訴院長。”在他又一次被圍毆時,她勇敢地把那幾個小孩趕走。
“我叫李玲玲,咱們交個朋友吧。”
從此,“李玲玲”三個字在他的心中有了不代替的份量。他每天都跟在她身後。他還記得,在她與別的女孩在跳皮筋時,他站在旁邊看著她的情景。那時周圍的孩子都指著他,笑話他。但他不在乎,他隻想跟著她。她就是他黑白的童年裏的唯一的亮色。
然而有一天,一對衣著光鮮的夫婦來到了孤兒院,要把小女孩領養走。
“你別走!我不要你走!“年幼的孩童不懂得作為孤兒,被條件優越的人領養正是幸福生活的重新開始。他隻想可以每天看見她。
“我也不想走,可是……”年幼的女孩也同樣不能決定自己的去留。
她把半塊護身符送給了他:“我要去燕京市了,你以後過來找我,這半塊護身符和我的那一半剛好湊成一塊,要是你不認得我了,就憑它來相認。”
從此,燕京市這個名字,也深深地刻進了他的腦海裏。這支撐著他繼續他那灰色的童年,直到有一天,他的師父蕭宇航出現了……
石琦猛地驚醒。
迎接他的是謝唯唯關切的眼神。她旁邊站著也正用著同樣關切的眼神看著他的女助理。
石琦想開口說話,一個人影走了進來。
“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