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封,你家的事我沒和狗剩說。有時間你和他說說吧,以後在皇都生活。這孩子不知道能不能習慣。”
“有什麼不習慣的!才三歲知道個屁。等他身體好些,尋幾個先生來給他啟蒙。老夫親自教他習武。對了,要不要先給狗剩定門親事?誰家的有合適的丫頭?嗯,要挑個人丁旺的人家,這樣一來說不定就能給我生幾個曾孫。”“還幾個?估計狗剩是娶不上媳婦了。”孫正航很瞧不起這個莽夫性子,媳婦生娃能用幾個形容嘛。可一想要是狗剩的媳婦真能生幾個,嘿嘿。也挺好,封家就一個糟老頭子,時不時的把狗剩一家接過去讓他姥姥幫著看看。恩,挺好。封老爺子正和孫正航商議狗剩未來的時候,聽的下人通報說後勤李駙馬派人送了信來。封老爺子接了下人呈上來的信細細看了兩遍雙眉越皺越緊,孫正航問道“何事?”“勇王的內線。陳家二小摻和進去了。被老秦揪出來,定個私通東陌。這是二小的供出來的名單。勇王,真以為隻有先皇才能壓住你麽?”孫正航聽說是宮中的事,也皺了下眉聽封老爺子說完也沒搭話。隻說道“三天後,狗剩認祖歸宗要不要大辦?”封老爺子看著手裏的名單“辦!大辦!”
不多時,皇都中幾處大宅門外都有一穿戴者青衣繡花小帽的仆人恭敬的遞上帖子匆匆而去,而封府則奔出幾匹快馬向城外而去。不多時幾輛馬車陸續停在一處大門之外,門上高掛一塊大匾上書開國梁柱文五個金色大字。馬車上下來的人被文府下人引領而入。分主次坐於堂前。仆人上了茶就下去了。前麵坐著的是三位老者,一進屋子就閉眼假寐上了。身後各立著兩個中年人,應該是子侄一類。也不言語隻是與眾人行了禮就退在後麵。
“文相。”
“文相。”
就在眾人焦灼之時,堂後轉出一老者,身旁兩個中年人攙扶著。眾人起身行禮,老人坐於主位後說道“眾位請坐。我等同朝為臣幾十載不需如此虛禮。”兩個中年人依次向客人行禮,眾人還禮坐下後。左席第一位的一位老者說道“文相,切不可如此說。我漢家兒郎受此災厄,以致險些失卻漢統。到如今,仁義禮智信,本也所剩無多。文相且不可輕視之,怎能說此為虛禮。”
被稱為文相的老者嗬嗬輕笑了幾聲拱手道“是是,是老夫的錯。請趙大人恕罪。嗬嗬。”歎了口氣接道“老夫雖是文臣之首。可當初隨先皇征戰和那些個老匹夫整日鬥嘴。唉,光鬥嘴也說不過他們時不時的也要動手的,趙大人呀可記得老夫的犬齒是被那個老混蛋敲掉的?”那位趙大人閉眼扶須輕笑,搖頭晃腦的說道“那是先皇起兵十二年,敗摩訶蒂亞於敕勒。眾將貪功欲追擊,文相力阻。扭打.....嗯理論中被那秦老匹夫偷襲。”眾人大笑。文姓老者也哈哈大笑接口道“眾位,老夫知道諸位來意。趙大人剛才也說到了,老夫,趙大人,李大人,胡大人和那幾位老匹夫是隨先皇刀山血海殺出來的。這次封家小子尋回是件好事。老夫今天直說了。文武之爭,不為權勢,不近宮廷,隻為漢家血統。”文姓老者說完目光凜然,和前麵幾位老大人對視了一陣後。繼續說道“大家接到封家的請柬了吧。老夫和幾位老大人商議,由趙大人給封家小子啟蒙。”下麵的不知情的人嘩然。老趙大人權位不高,但是名聲顯赫。先皇平定天下,可說和趙大人的舉族相助分不開的。封秦李陳四家是出人,那趙家就是出人出錢出計。先皇定鼎天下封了四個開國梁柱(文趙李胡)封了四個開國武侯(陳蛋蛋上表推了,請先皇允他回鄉,先皇不許陳蛋蛋鬧起了金鑾殿,說不要侯爵。先皇隻好應允。)前兩天朝上趙大人讓皇上允了告老,原來是為了這個?這封家小子也太好運了。文大人這是......。要盡快通知王爺。文姓老者看著那幾個假寐的老友搖搖頭,清咳了一聲。堂上鴉雀無聲,“三日後,封家聚會。大家也帶著族中孩童一起去看看吧。”說完看向趙大人。趙大人接口說道“機靈點的。長子嫡孫。”眾人大喜。齊齊起身行禮感謝老趙大人。坐下後眾人很是高興的輕聲討論著,暗自尋思著家中長房那個嫡子送過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