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死城(1 / 2)

寧王府管家王德治帶著上百士兵走在前頭,迅速把張衡廟圍住,當眾喝道:“王爺有令,張衡涉嫌貪汙罪已畏罪自殺,雖然多年來也做了不少貢獻,但是功不抵過,所有人不得為其留碑立廟,違令者統統抓入大牢,你們還不快快住手!”

百姓雖然懾於寧王的霸道氣焰,但是此時人多勢眾加上張知府的死讓他們非常憤怒,所以不但沒有停下來,還加快了速度,就像沒聽到一樣。

王德治火了,在王爺麵前怎麼樣也要拿回點麵子,於是招呼士兵上前抓捕動工者。寧王好像並不心急,坐在橋子裏伸手揭起窗簾看了看又放了下去,因為他相信老百姓就那點脾氣,耍點手段就可以擺平。

隻是這回他算錯了,玉林人自古常受外來者入侵,對這樣的局麵是見多不怪,無論是生意還是政治方麵早就形成了一麵異常團結的城牆。所以當士兵實施抓捕的時候群眾一擁而上,把士兵的武器給搶了去,用鋤頭,鐵錘等建築工具極力反抗,場麵一下子亂成一團,就連來給大夥送茶水的老婦人也撿起地上的磚頭朝士兵扔去。

王德治在京城狐假虎威慣了,衝著人群大喊:“你們,你們這是造反了啊~?要是我數到三再不住手,待我把你們抓回衙門讓王爺治你們個謀反之罪,滿門抄斬~!一,二...”沒想到三還沒出口,一塊磚頭呼的飛過來砸在他的頭上,頓時血流如柱。“不好了王爺,這幫家夥們造反了!”王德治捂著頭跑到橋子跟前大聲的說道。

寧王這時候也感覺到事情的不妙,道:“飯桶,全都是飯桶~!媽的,今天就先讓他們先得意得意,我們先打道回府。”其實寧王也不是怕群眾,隻是怕事情鬧大,自己貴為王爺卻因為自己的私欲和百姓動起幹戈,最關鍵的是自己事出無名,跟本就無法給他們定罪。

王德治一邊用衣袖擦拭流往眼睛的血水,一邊大喊:“王爺今天有要事要辦,先不跟你們計較,哼~!打道回府~!”士兵們一聽,馬上撤下陣來,大家都是子弟兵誰願意和百姓這樣幹呀,隻是身不由己罷了。

看著寧王的人馬灰溜溜的走後,百姓們禁不住齊聲歡呼,也有人悄然落淚。歡呼者為挫敗寧王氣焰,抒發悶氣而歡呼。落淚者為張衡‘死得其所’而泣。

五天後,朝廷新派了當今武狀元林覺到玉林上任,而寧王卻返回了京城。林覺上任後,尊重百姓意願,修渠鋪路,做了幾件好事,初步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玉林城又開始恢複了熱鬧繁華的景象。

然而,玉林城裏的人民萬萬沒有意識到,一場厄運正悄然降臨到他們頭上。

第七天,張衡死後的第七天,民間稱之為頭七,傳說人死後因為對塵世的留戀會在今天返陽看看朋友家人,順便拿點盤纏好上路投胎。所以南流江邊的張衡廟早早就擠滿了人,案台上擺滿了烤全豬,烤全羊,大額冥鈔以及各種紙糊的樓房等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