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舅大石頭的稱呼,在元朝末年興起,久傳不衰。
元王朝統治中國時,唯恐漢人造反,規定每十戶人家由一個元兵監管,十戶人家隻能用一把鐵鏈鎖著的菜刀。監管的元兵稱為小官人,十戶人家輪流供小官人好菜好酒,一不小心就要被小官人打罵,家家戶戶恨之入骨,但無可奈何。
且說蘇州府太倉縣鳳洲王家,有一個外甥到王家娘舅家做客,剛巧小官人輪到娘舅家吃飯,就叫外甥同桌作陪。小官人傲氣淩人,蠻不講理,外甥看不慣,與小官人爭執起來。小官人惱羞成怒,欲抽刀殺人,外甥身強力壯,先發製人將小官人打死。娘舅見過世麵,叫外甥不要怕,先將小官人屍體埋葬,然後再作道理。
鳳洲王家,原名溪洲王家,族人團結心齊。這位娘舅膽大,頗有心計,經常將安徽鳳陽傳來的消息加進荒誕、誇大情節編成故事,向族人有聲有色地描繪。
——我外甥姓朱,去年在隔壁山嶴給人家放牛,結識了許多武藝高強的朋友,把主人的黃牛殺掉吃了,將牛尾巴插在石岩縫中,命山神在主人拉牛尾巴時裝作牛叫聲。我外甥是聖口皇帝,山神不得不依從。我外甥對主人說牛鑽進石岩不能出來了,騙過主人。主人失去了牛,叫我外甥放鵝,鵝又被眾朋友吃了。外甥抬頭見天空一群“外鵝”(即大雁),就大聲叫“外鵝”下來趕進鵝棚屋。次日早上外甥遲遲不起床,主人催他快去放鵝。外甥說:“今天是飛鵝日,鵝要飛去的。”主人不信,自己打開鵝棚的門,“外鵝”果然一轟高飛。
娘舅講完故事,又大聲說:“聖口皇帝出了,元朝江山末日到了,大家團結起來,十戶人家難道鬥不過一個小官人?不要怕,皇帝的娘是王家嫁出去的,外甥做皇帝了,我們全嶴姓王的人全是皇帝的娘舅,娘舅都是大石頭啊。”
眾人在娘舅的鼓動下把全嶴的小官人都殺了。不久元朝改為明朝。後來鳳洲王家編纂《王氏宗譜》時,將這個“外甥皇帝”的故事記載在宗譜中,流傳甚廣。
寧波大多數王姓是從太倉鳳洲王家輾轉到此定居,故而“外甥皇帝”的老話一直流傳下來。
(唐美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