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茶寮(2 / 2)

楊若看我還在發呆,忍不住的輕嗔道:“阿寶,你傻啦?還不快上車?”

“哦!”我悻悻的應了一聲,然後從地上抓了一把浮灰,瘋狂的往自己的臉上塗抹著。

“寶!你在幹嘛呢?”楊若寵溺的看著我道。

“啊。。。沒什麼。。。疑兵之計。。。疑兵之計啦。。。”我打著哈哈樂嗬嗬的解釋道。

雖然我麵上表現的樂觀開朗,可這心裏卻透著說不出的悲涼。前世的我,心心念念想著如何打扮,如何把自己拾到的更帥更完美一點,如何才能打動心儀女生的芳心。可,到了這一世,一切都變了。前世的念想,一一被我毫不費力的統統實現了。但麻煩卻也跟著接踵而來。搞的我十分的被動,無語至極。

楊若走到我的身邊,用衣襟輕輕的拭去我臉上的浮灰。溫柔的說道:“你這個樣子是不行的!”說著她從懷裏掏出一張人皮麵具,輕輕敷在我的臉上。然後捋了捋,揉了揉,然後才道:“好啦!不怎麼惹眼了!”

我和楊若都上了馬車,心照不宣的誰都沒有多說什麼。

走到茶寮近前,我才發現所謂的茶寮,其實就是兩間茅草屋,外加一個大棚子。棚子下麵三三兩兩的擺著幾張桌椅。然後在顯眼的位置上掛了一個大大的茶字。這就是所謂的茶寮。

我心說這古代人做個生意還真是他麼的容易,成本真他麼的低廉。

我和楊若下了馬車,把馬車拴在了茶寮門口的一顆大樹上。然後才慢慢的走進了茶寮。來到茶寮最靠裏邊,唯一的一張空著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楊若坐下來後,看都不看四周一眼,抬起腳來,往身邊的板凳上一放。然後大大咧咧的叫了一聲:“小二,上茶!”

“唉。。來咯。。。”一個店小二模樣的小斯,一手提拉著一個大茶壺,一手掂著兩個大碗兒,走到了我們的身邊。兩隻大碗一人一個被擺在了我和楊若的麵前。提壺,壓蓋,倒茶,一氣嗬成。點滴未灑。

“二位客官,請慢用!”店小二客氣了一聲,又甩了一下肩頭的毛巾,然後才急步退走。

借著上茶的這個機會,我稍稍斜膩了一下四周。

坐在我們左邊的兩桌大漢,貌似是一起的。他們足有十數人之多,幾乎個個都是人高馬大,但個個卻又都是賊眉鼠眼。他們的身上處處透著匪氣,用句我家鄉的時髦話說,一看鬥曉得他們是‘揍義務’的。

我們的正前方的座位上,坐著一個體型健碩,粗布麻衣的和尚。和尚的座位旁還斜依著一把寬窄有致的戒刀。事先聲明一點,佛教文化傳入中土大陸雖是在東漢年間,但是中國有本土的和尚卻是在魏國年間,也就是公元250年左右,距離現在也就是40年的光景。晉朝和尚的穿著以及言談也不像唐朝和尚那樣,有著固定的模式以及規範。所以,如果不是看到了眼前那位腦袋上的戒疤,我也無法認定他就是一個和尚。

而坐著我們右邊座位上的,卻是一對身上透著俠義之氣的青年男女。那對青年男女也就是20多歲的年紀,他倆都身著一身黑衣黑褲,頭上係著一條黑色頭帶。腰間還分別掛著一柄黑色長劍。目測應該是一對行俠仗義的綠林俠客無疑了。

那對綠林俠客的正前方,還有一片不小的地方,本來應該還夠擺那麼一桌的。可不知為什麼,卻是被店主就那樣突兀的閑置著。

我已經渴的快要死了,待茶碗斟滿之後,我甚至不顧得等茶涼,端起碗來,就要往嘴裏麵灌。茶碗剛剛被送到唇邊,卻被楊若一巴掌給壓了下去。

“你。。。”我剛要開口嗬斥,卻感覺到氣氛仿佛有些不對。順著楊若警惕的眼神,望向四周。

幾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用那虎視眈眈的眼神看著我和楊若。那眼神~!仿佛我們是兩隻毫無反抗之力的待宰羔羊一般。

我剛準備說些什麼,楊若就已經拍案而起了,她暴怒道:“都特麼的看什麼?沒見過美女啊?”

我心中忍不住的暗忖,這楊若畢竟還是太過稚嫩了點,如果是司馬靜在這,哪還需要出聲嗬斥,早特麼的大開殺戒了。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楊若還是和司馬靜相去甚遠。她就缺乏司馬靜的那種殺伐果斷的氣魄。

楊若的這一聲叱嗬,果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那個和尚,以及那對青年男女是把目光從我們的身上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