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你想從這本書中獲取盡可能多的益處,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一個遠比任何原則或技術都更為重要的條件。如果你不曾具備這項基本條件,那麼,就算你通曉成百上千條學習法則也無濟於事。反之,如果你確實具有這種天賦的才智,你就能輕鬆創造奇跡,而不必參考任何從書本得來的、所謂能使你受益最多的種種建議。
這個神奇的條件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那種深入學習的迫切欲望,那種提高自己為人處世能力的強烈決心。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這樣的欲望和衝動呢?堅持不斷地提醒自己,時刻牢記這些原則對你有多麼重要。你可以在腦海中描繪這樣的圖景——如果能夠把書中所述的原則運用自如,你的生活將會更加充實完滿、更加幸福快樂、更加多彩多姿。你要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之所以能夠受人歡迎,生活快樂幸福,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我掌握了為人處世的技巧。”
(二)首先快速閱讀每一章,對它所講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把握。這時你可能會急於去看下一章,但是,我希望你不要這樣做——除非你閱讀這本書僅僅是為了消遣。如果你是為了完善自己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而進行閱讀,那麼你應當回過頭去,把方才看過的內容重新詳細研讀。因為從長遠來看,這才是既節省時間又卓有成效的好辦法。
(三)在你閱讀的過程中,不妨不時地停頓一下,將自己讀過的內容仔細思索一番,在心裏問問自己——應當在何時何地、又該如何運用書中提到的每一項建議。
(四)閱讀這本書時,手裏最好拿上一支彩筆、鉛筆、鋼筆、魔術筆、熒光筆或是別的可以做記號的東西——每當你看到一項你認為可以應用的建議時,就在旁邊劃上一條線。如果那是一項非常好的建議,就在句子下麵劃一道線或是打上一排星號加以突出。在書上加記號和下劃線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它不僅使你的學習更有趣味,日後溫習也將更加快速,你從閱讀中得益也更多。
(五)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在一家頗具規模的保險公司中擔任經理職務已有15年之久。她每個月都要把公司當月簽訂的保險合同全部翻看一遍。是的,她就這樣月複一月、年複一年地查閱保險合同,其中甚至有許多都是完全相同的。她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因為經驗告訴她,隻有這樣才能把所有保險條款都清晰地記在腦海裏,無論何時都不會忘記。
我曾經用將近兩年的時間,寫成了一部關於當眾演講的書稿。但是我發現自己必須反複地重讀,才能記住那本書中究竟都寫了些什麼。我們遺忘的速度真是太過驚人了!
因此,如果你確實想要從這本書中獲得真實而持久的教益,就絕對不能天真地認為,隻是把它浮光掠影地看過一遍就能夠起作用了。在把這本書詳細地通讀過之後,你還應該每個月都抽出若幹個小時加以溫習。要把這本書放在你的書桌上,每天對著它,不時地翻看。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你的身心之中還潛藏著可供自我完善的、豐富的可能性。不要忘記,隻有經過持久和深切的溫習和應用,你才能夠習慣性地使用這些原則。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六)蕭伯納曾經說過:“如果你想教一個人去做某件事,那他永遠也學不會。”蕭伯納說得很對。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其實我們總是在實踐中學習。所以,如果你想掌握在這本書中讀到的各項原則,那你就必須去做點什麼。也就是說,隻要有機會就要把這些原則運用到實踐當中。否則,你很快會將那些紙上談兵的東西忘得一幹二淨。隻有切身運用過的知識才能深深印在你腦海裏。
或許你感覺要時刻牢記這些原則並加以應用非常困難。我能夠理解這樣的感覺,因為雖然本書出自我的手筆,但我也常常感到,要把我主張的每一項原則都加以實施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當你閱讀時,有一點不要忘記,你不僅是通過閱讀獲得書中的知識,更要試圖培養一種新習慣。事實上,你是在嚐試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而這無疑需要時間和毅力,以及每天堅持不懈的親身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