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林逸的活字印刷術(2 / 2)

而如今這活字印刷術,雖然還沒有成品,但他也聽出可行之處。若是成功,那書籍價格必然會下降,那樣就有更多的寒門士子出頭。國家也就不用靠著那些世家弟子治理。擺脫世家對朝堂的控製。

林逸舒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根本不存在的冷汗,為自己的機智默默點了個讚。

“如此,就讓將作監全力試製,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平複了心情,李世民對在座大臣道。

“此事大善,可為國家培養賢明,提高民智……吳王殿下功德無量。”長孫無忌道,不愧是林逸這具身體的親舅舅,末了還不忘誇了林逸一句。

有了打頭的,其他人同樣應聲附和,言語不一,但都是一個意思:此事大善!

“甚好。”李世民高興點點頭,轉頭又向林逸問道:“逸兒那新型造紙術……”

林逸怎麼會不明白,不等李世民說完,林逸搶著說道:“本就欲獻給父皇,帶兒臣回去將製作方法寫出,呈與父皇。”

“不必那麼麻煩。”李世民大手一揮:“你那造紙作坊及裏麵的匠人,我會派人去接受。”

“……”你妹,比周扒皮還狠。林逸苦著個臉,卻隻有無奈道:“父皇英明。”

小子,看你還敢耍我。李世民心中十分得意,他可是知道林逸為了造那個作坊用了不少私房錢,若不是還吃住在皇宮,估計沒幾天就揭不開鍋了。是不是該讓他出去開府了?李世民滿懷惡意的想到。

林逸可不知李世民現在的想法,隻當是完事了,所以便打算告辭。

“等一下。”李世民攔住林逸。“昨日我與你母後去檢查質兒的功課,卻見她正在背一篇《三字經》,逸兒可知道此文?”手裏拿出一張寫滿文字的紙張,正是林逸當日所寫。

“……”就知道瞞不住,林逸沒有半點吃驚道:“麗質欲習文,兒臣見千字文中,有些字筆畫太多,質兒又年紀過小,學習的有些費力,故隨手編纂,有不通之處還望父皇斧正。”

李世民笑的有些尷尬:“此事還是交由諸位愛卿。”說著,讓一旁服侍的太監把紙傳給下麵的大臣。

在座的都是明白人,但此時卻不明白了。父親幫兒子改文很正常啊,給他們這幫“外人”幹嘛。

不過當看完之後眾人心裏都不由大讚皇上聖明,斧正?斧正你妹啊!完全能流傳後世的經典之作,哪裏還需要改。一眾大臣都以一種異樣的目光看著林逸,十分懷疑他故意讓李世民下不來台。然後眼睛遊離,看看林逸,看看李世民,好像再說:你怎麼把兒子得罪了,讓他那麼坑你。

林逸此時心裏大叫冤枉,他隻是繼承謙虛的傳統美德而已,怎麼會故意坑李世民呢,真的沒有啊。(http://.)。

“咳咳……”沉默片刻,竟是孔穎達先開口了,清了清嗓子,見眾人已被他吸引,開口道:“吳王殿下作此《三字經》,其內容短小精煉、朗朗上口、極易成誦;其內容涵蓋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言簡意賅;可稱是熟讀《三字經》,能知千古事。”

“開篇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道盡儒家孟子性善論…………倒數第二句:人遺子,金滿嬴,我教妹,惟一經。別有深意,黃金滿屋卻不如腦中知識,接下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正是勸人當勤奮學習……”

“不知老臣所言是否準確。”最後一句卻是對林逸問道。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孔先生說的極是。”因孔穎達任弘文館教師,林逸是他的學生,所以叫他先生。

“好!好一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吳王殿下出口成章,此句可謂道盡書中三味,當與天下讀書人共勉。”孔穎達表現的甚是激動。

這句話還沒出現?林逸有些撓頭,隻是順口說說而已,他真不是有意要剽竊的。

最後長孫無忌出言提議,等活字印刷術研製好,把那兩句話與三字經作為第一本書刊印成冊,發行天下,以啟蒙學。

李世民高興的同意了,畢竟有個甚有文名的兒子也與有榮焉,嗯,如果他不是那麼愛坑爹就更好了。

出門在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