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如此,在《三字經》之後,林逸又把什麼《師說》《弟子規》《馬說》《大學》等現在還沒出現的儒家經典摘了出來。而且還和孫思邈學醫,畢竟他要跑路,萬一路上生點什麼病什麼的,自己會點醫術保險。所以,在他的提議之下,《千金要方》《唐新本草》提前麵世了。
所以現在他可是名揚天下,上至達官貴人,文人士子;下至販夫走卒,貧農富商。沒有一個不知道他的大名的。
對外而言當然沒說仙人授藝,隻不過之前對長孫無垢說過,所以她現在以為是仙人傳授的。可他哪來的什麼仙人師父,所以仙法什麼的完全沒地方學去,戲法到知道倆,而且有空間在,隔空取物到不是什麼問題。可他不敢玩啊,萬一李世民讓他教他怎麼辦,不同意就是抗旨,同意了,上哪給他找個空間去。
所以林逸隻說師父不傳仙法,隻教道理。
唉,莫裝逼,裝逼遭雷劈啊。林逸心中苦笑,果然功名利祿最麻煩,不就是想名留青史嘛,不就是抄了點東西,造了點東西嗎,幹嘛那麼在意。隻是不知道長孫無垢提這些,是發現了什麼,還是……
早不問,晚不問,幹嘛正好在他打算跑路的時候問。他本來就因為知道自己早晚會隱姓埋名跑路去才會這麼肆無忌憚,反正這個時代有沒有相機,沒有網絡。隻要出了長安城,完全沒有人認識他。至於畫像……嗬嗬,這裏是古代,沒有素描。
林逸收攏心思,調整了下坐姿,睜著眼說瞎話道:“師父常言,我逍遙派不修法力,隻悟世間大道,一日悟道,立地成仙。”
“嗬嗬……”長孫無垢不置可否,頗有些意味深長的說道:“逍遙派?逸兒很少離開皇宮,何來逍遙。”
林逸眉毛一挑,語氣平淡道:“母後言重了,逍遙在心而不在身。”總感覺長孫無垢是話裏有話啊,離開皇宮?現在已經離開了啊,而且還打算離開長安呢。
其實林逸並沒有感覺錯,長孫無垢確實話裏有話,準確的說是在試探。從幾年前那次談話長孫無垢就懷疑,隻不過沒有方向,所以隻能不了了之。而如今隨著林逸光彩奪目的表現,她開始懷疑林逸當初說的那番話究竟有什麼目的,畢竟林逸在世人眼中太“聰明”了。雖然她十分不願意懷疑自己的兒子,但不知為什麼那縷懷疑始終揮之不去。
不過如今,她卻不單單是懷疑,還在害怕。害怕林逸對那個位子起什麼念想。畢竟林逸現在名頭太大,民間都有了“小聖人”的稱號。要知道現在的“聖人”,隻能有一位才有資格當此稱呼,那就是當今皇帝。
而以林逸的聲望,雖不是長子,但是嫡次子,想要坐上那個位子,肯定也會有很多人都會擁護。而且,這次林逸竟然不陪李世民去九成宮避暑,反而賴在京城,長孫無垢更擔心了。畢竟現在太子監國,而以林逸的“聰明”,若是暗施手段,讓李承乾犯下大錯,那……
不怪長孫無垢會那麼想,實在是林逸自出生以來,對誰都有一股淡淡的疏遠的味道,其他人看不出來,但作為母親的她,卻是細心的感覺到了。(http://.)。就連李麗質,也是纏著他,他才會每天陪她,但若是李麗質不去找他,他從來也沒主動去找過李麗質,所以長孫無垢才會如此害怕,害怕他內心的冷漠。害怕他會如他父親般,對他大哥下手。
她卻不知,林逸從沒有當皇帝的想法,畢竟他很懶,而且有自知之明,皇帝神馬的真不適合他,如果他當皇帝,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個淫祟昏君。
而且,林逸對出名其實也不是很看中,比如在前世他從小到大都沒有想過當明星,他最羨慕的其實是隱士,是那種胸有溝壑,但歸隱田間的隱世;是那種才華洋溢,但人們隻當他普普通通的隱士。
名垂青史隻是他無聊找點事做,而且他也有他的惡趣味,如果隨便走到哪都有人談論他,而他坐在別人身前,別人卻不認識他,甚至找他攀談,還一臉敬仰的說著他。這件事很有快感的好不好!
不得不說想法真的很另類,很**。他喜歡隱藏,喜歡隱藏在人群中看人家自以為是,所以為了不讓自己也變成自以為是,他很喜歡學習。就像前世,在全國崇洋媚外的熱潮下,他學習傳統詩詞,古典文學。冷眼看著看著在他眼中**般的存在:哈韓,哈日,哈什麼的二貨……為了使自己不會變成他人眼中的二貨,所以在現實中從沒表現出一點懂古代詩詞的表現,單純在網絡上裝裝逼而已。
所以,長孫無垢,你真的想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