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漂浮著的錐形石沒有重心,若要過去須得每一步都踩在最中央的位置,保持身與石的平衡,才不至於讓石塊歪斜。
如果踩歪一點,便是粉身碎骨的結局。
葉青綺深吸一口氣,從容平穩的走上去,她走得不快不慢,卻很堅定。
這樣的路就該這樣走,若是每一步都提心吊膽,都要慎重思考,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而若放開心理壓力,便再沒困難。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便走到了對麵,平台後麵也有一個洞門,裏麵飄出濃鬱非常的靈氣。
葉青綺知道,她到目的地了。
進去後,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山洞,山洞中央放著一口黑色的鼎,上麵雕刻著紋路,葉青綺低頭細看,像是一些植物的樣子,隻不過這些植物她從未見過。
鼎高至她的腰處,看不懂鼎身上的紋路,她便站起身子,濃鬱的靈氣自鼎中散發,她往裏看去,裏麵長著一棵植物。
單莖兩葉一果,果實不大,是紅色的,像一個小番茄,整株植物周身都流淌著華光,看起來稀罕無比。
這就是支撐整個硯池靈氣的東西,葉青綺心中一喜,伸手進鼎,就要將它采摘下來。
“啊!”還未觸碰,指間就像被千根銀針同時紮了一下,所謂十指連心,她痛得蹙緊了眉頭。
而整株植物上方出現一個結界屏障,上麵閃著金字:欲取物,先拜師!
拜師?
她抬頭環視四周,見房間的西北角有一個小平台,上麵坐著一個人,她慢慢走過去,這個人盤腿而坐,頭垂著,麵部和雙手已沒有血肉,隻剩下骨架。
一旁的牆上用劍刻了整牆的字,筆跡遒勁,卻隱含蒼涼孤寂之意。
葉青綺細細的將整麵牆的字全部看完。
原來坐在平台之上的男人名叫吳誌遠,是遠古門派神丹宗第二十七代大弟子,從小天賦異稟,雖身無木係和火係修靈,卻機緣巧合吸收地之靈火,又得到前世高人傳承,有了大揚鼎和一本《百草集》。
大揚鼎是大禹九鼎之一,乃是上古禹王親自鑄造而成,此鼎篆有五帝之一的黃帝的符,是煉丹的極品爐鼎,而《百草集》分為兩個部分,上部分詳細的記錄了上萬種靈草的名稱,性質,並配有圖案;而下半部分則是丹方。
得到這幾樣寶物的輔助,吳誌遠的煉丹能力日精月益,每次比試都在同輩中拔得頭籌,他也受到了師父的重視,被當做下一代神丹宗的宗主培養,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宗主繼承比試上,他被師弟陳燦陷害,說他殺了師父,他萬般解釋無用,還被當上新宗主的陳燦下令全派追殺,他奔波在逃亡的路上,心有不甘卻無能為力,便找了一個人煙荒蕪的山洞潛心修煉,欲修煉得道回神丹宗報仇雪恨。
誰知二十年過後,他自覺有了報仇的能力,再出洞時,卻發現自己所在之地已成一片汪洋,時移世易,桑海滄田。
他多次試圖遊出去,卻屢屢無功而返,這裏實在是太深了!
嚐試千百次的失敗後,他心灰意冷,多年過去報仇的心已漸漸淡了,但想到自己一身本領無人繼承,不免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