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世胄聯華,資材甚茂。早膺器使,頗著聲猷。俾進總於中權,式增榮於戚裏。所宜祗服,以體眷懷。
【賜新除工部尚書知秦州張方平陳讓不允詔〈三月十六日〉】
卿識茂器閎,智優學博。施於有用,謂靡不宜。乃眷西陲,最為重地。惟撫綏備禦之任,必通明敏給之才。予難其人,於爾為得。委遇之意,則惟其勤。避讓之誠,夫何於再?勉祗其往,當體朕懷。
【賜樞密副使尚書禮部侍郎程戡乞退休第二表不允批答〈三月十六日〉】
省表具之。朕惟朝廷之禮廣大,材賢之士眾多,必有耆哲之臣,以為時望之重。卿早被獎擢,藹然聲猷。參聯鈞輔之崇,協讚樞機之要。履躬之懿,久見於純誠;事上之忠,誌期於盡瘁。顧方深於毗賴,而懇避於寵榮。封章繼來,敦諭亦至。引年以禮,雖嘉止足之賢;優老虛懷,未忘眷遇之意。往安厥位,宜體予衷。所乞宜不允。
【大相國寺大殿上開啟為民祈福道場齋文〈五月三日〉】
伏以南薰被物,方茲長育之期;西覺稱雄,允賴慈仁之濟。俾延淨侶,虔啟法筵。冀迎百善之祥,普洽萬生之眾。
【賜宰臣富弼第二表乞退不允批答〈五月十五日〉】
省表具之。卿事君一心,憂國百慮。簡拔寒俊,而多得遺才;慎重賞刑,而惟恐過舉。蔚然德業,方厚倚毗。而綱憲之司,異同興論。或事非大體,或言涉難明。因其捃摭於至微,益見始終之無過。雖開廣言路,務在兼容;而進退大臣,豈當緣此?所宜篤卿自信之誌,成朕不惑之明。渙然無疑,來複厥位。所乞宜不允。
【賜宰臣富弼乞退第四表不允斷來章手詔〈五月二十四日〉】
省四上表乞解機務事,具悉。朕力排讒構之言,兼采紳之望,委卿以重任,待之以不疑。惟致治之至難,方同心而共濟。勉以無怠,庶幾有成。而執法之臣,以言為職。議既不一,理難必從。遂其好勝之私,因於積忿而發,事緣藹昧,語涉中傷。遽罷憲司,以釋群惑。雖朕之不明不敏,既能為卿而辨之;而卿亦何嫌何疑,遂將去朕而不顧?避辭已確,敦諭亦勤。其體予懷,複安爾位,使天下曉然知朕任賢而勿貳也。所乞宜不允,仍斷來章,付富弼。
【賜樞密副使張生日詔〈五月十九日〉】
卿以業履之清優,任樞機之密勿。餘所禮遇,時之具瞻。爰屆誕辰,俾加慶賜。
【賜荊湖北路救濟饑民知州獎諭敕書〈五月二十七日〉】
夫修人事所以禦天災,安吾民豈不在良吏?爾學優從政,職任治人。因凶歲之疫饑,體詔書之隱惻。既免罹於殍饉,仍不夭於劄瘥。再惟敏事之材,深得恤荒之禮。第課來上,予心所嘉。宜有褒章,以旌善績。
【賜河陽三城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文彥博進奉謝享加恩詔〈六月十七日〉】
《詩》雲君子邦之基,《記》曰大臣民之表。予所寵異,禮宜優隆。乃因祭福之均恩,首效駿良而來獻。載惟誠恪,深用歎嘉。
【賜定國軍節度使知並州梁適進奉謝恩馬詔〈六月十七日〉】
大鹵之雄,中權為重。時有舊老,柬於予衷。寵之旄鉞之榮,委以蕃宣之寄。效駿良而來獻,將誠愨之甚勤。省覽已還,歎嘉曷已。
【賜觀文殿大學士知定州龐籍進奉謝恩馬詔〈六月十七日〉】
書殿之職,號為清優。舊德之臣,所宜寵異。乃求駿足,以副勤誠。曾非貴物之心,實體事君之節。省閱於再,歎獎不忘。
【賜虔州觀察使定州路副都部署劉渙進奉恩謝馬詔〈六月十七日〉】
國家慎選材武,委之事權。優其寵榮,所以責效;厚其頒予,所以養廉。乃因物以達誠,見事上之惟恪。省閱於再,歎嘉不忘。
【賜定國軍節度使梁適進奉謝恩馬詔】
卿惟時舊德,為國將臣。推恩典以既優,俾家庭之增寵。乃輸良貢,以效誠勤。省閱以還,歎嘉彌切。
【賜外任臣寮進奉賀享禮畢敕書〈六月十七日〉】
朕以孟冬卜吉,大祭申虔。惟熙事之既成,實庶邦之共慶。載披來貢,深見輸忠。省閱以還,歎嘉良切。
【賜翰林學士尚書兵部員外郎知製誥吳奎乞知青州不允詔〈七月二十一日〉】
卿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嘉謀讜言,足以承顧問。朝夕獻納,餘有望焉。矧方委之劇煩,嬰以事任。懋乃賢業,宜有施於朝廷;奮乎壯猷,豈暇便於鄉裏?其安爾職,深體眷懷。
【賜新除宣徽南院使檢校太保延路馬步軍都部署經略安撫使判延州程戡讓恩命第一表不允斷來章批答〈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