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柳回去就把醃酸菜啟封了,剛取下最上麵蓋著的菜葉子,一股濃鬱的酸味就飄了出來。他咂咂嘴,掏了一棵出來,用水衝淋幹淨就放進嘴巴裏。
醃酸菜也有許多不同,最好吃的該是小棵菜心醃出來的,脆嫩又夠酸。張小柳這次用的是普通大葉青菜,因為葉子多又軟,口感就差了些。不過好歹這一甕菜沒有浪費,都醃成功了。他掏了些出來,留了兩棵自家中午用來做菜,其他的分送給草兒麼麼和大順麼麼家。大部分人家都在秋冬閑暇時候醃酸菜,這時候能吃上也正好換換口味。雖則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也正因如此鄰裏之間會互通有無,算是樸實的表達善意和喜愛的方式。
他先順路去了大順麼麼家,才往草兒麼麼家去。剛走近就看到李阿嬤拉著一個有些眼生的中年麼麼的手送出門來,直到了路口還在低聲說些什麼。又過了會兒,中年麼麼終於拍了拍他的手轉身離開,見到張小柳還朝他笑了笑。
“李阿嬤。”他朝那人回了個笑,見李阿嬤正要回去,忙小跑幾步趕上去,叫住他。
“呀,柳哥兒來了?”李阿嬤回頭見了他,臉上笑開了花。五月節的時候小麥還送了菜來家裏,那時候李阿嬤就感歎這家的孩子夠能幹,又懂禮數。
“嗯,早上和草兒麼麼說好了,給你們送點醃酸菜過來。”張小柳揚了揚手裏的東西,解釋道。
“你這孩子,怎麼地不留著自家吃?我們家裏的菜地還有菜哩!”李阿嬤拍了拍他的肩膀,心疼地說。
“就是個小菜,開胃些。我這次醃了一大甕,家裏還多著呢!阿嬤既然忙,我就先回去了。”張小柳原本想把東西給他就走,誰知李阿嬤拉著他的手就一起往家裏去。
“不忙不忙,方才那個麼麼是隔壁村的,最愛給人說媒。我們家老大年紀也不小了,正巧今天碰見了就讓他幫忙留意留意,可不能年紀到了才到處找人家。”要是找到有合適的,這個年紀也可以先定下來了。要是一時半會找不到,也有時間可以慢慢物色。林草兒身體不好,又還有個幾個月大的孩子時時離不開手,李阿嬤就不得不多管些事。
進得門去,就看到林草兒抱著小六在喂米糊。那孩子轉眼也好幾個月大了,聽到響動在麼麼懷裏轉過頭來,黑亮的眼珠子緊緊盯著張小柳。
“柳哥兒,這麼快呀?”林草兒與他分開之後剛回到家沒多久,可見這孩子也是剛回去拿了東西就過來了。
“剛好得空,就先送過來了。小六可真乖呀,喂東西一點也不鬧嗎?”張小柳驚訝地看著他懷裏的孩子,朝他笑一笑,那孩子竟然也朝他笑了。
“是啊,幸好小六是個好帶的,平時夜裏也不鬧,醒了就自己玩。看起來他挺喜歡你呢!”林草兒鬆了鬆手,小六果然就要朝張小柳的方向掙紮。
“哎呀,哥哥現在可抱不了你。”林草兒慌忙又抱緊了,看到張小柳手裏的東西,又皺起眉頭:“怎麼拿了這麼多過來?”
“不多,就四五棵菜。”醃酸菜用的是整棵的青菜,所以四五棵看起來已經不少。李阿嬤把酸菜接過去拿進了旁邊的廚房,一會兒拿著裝得滿滿的小碗出來。
“這是我哥麼麼做的石梅,前日回去帶了些回來,正留著要給你們送過去。柳哥兒既然來了,就一並帶回去吧。”李阿嬤一邊說著一邊把碗遞給張小柳,他家裏的哥麼麼是做石梅的好手,每年都要在鎮上賣出不少。
張小柳看過去,碗裏滿得冒尖的是一種淡青色的圓圓的果子,看起來應該是青李子。這時候已經醃製過,表麵染上一層白色的粉末,果子也縮水不少。四月就是這裏李子成熟的時節,他前些時候趕集也在鎮上看到過不少擺著的這種醃製果子的攤位,叫做石梅。不過這種東西隻是過過嘴癮,村裏肯定沒多少人家舍得買來吃。李阿嬤既然是從哥哥家裏帶回來的,肯定是讓他哄孩子用的。
“我就送點酸菜過來,阿嬤還要回我這麼多東西,那我下次可不敢再上門來了。”張小柳見到李阿嬤身邊的兩個孩子盯著碗裏的東西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慌忙推辭道:“我要是拿回去給小鬆吃了,他還不得天天吵著要我買?阿嬤還是留著給孩子吃吧,他們要是嘴饞,我就拿酸菜給他們嚼嚼。”他自己就喜歡把酸菜當做零食,洗幹淨就能吃。
“小孩子家家,怎麼這麼能說?”李阿嬤笑罵他一聲,又說:“給他們吃都是無底洞,我帶回來的可不止這些。小鬆是個聽話的孩子,你隻管留著給他吃。”
“不然這樣吧,阿嬤給我包幾個回去就得了,剩下的還是給小五他們吃吧。”張小柳知道他們不會讓自己空著手走了,隻好換了個法子。他記得以前自己家裏也這般,得了什麼好東西自己家裏不舍得吃也要做別人上門的回禮,嘴上都說孩子吃過了。
李阿嬤最後還是拗不過他的堅持,給他拿油紙包了一半,才把他送出門來。
……………………………………………………………………………………………
張小柳決定收割水稻的前一天又是趕集日,他托大順麼麼帶了兩斤五花肉回來,接下來將近一個月的農忙裏大約都沒空趕集,就指望著這點油腥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