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無盡會元一笑中(2 / 3)

忽然聞大殿上一名聖僧哈哈大笑,鬥戰聖王舉目看去,隻見此人身寬體胖,麵容和藹,笑起來,更是憨態可掬,慈祥無比。

鬥戰聖王道:“何故發笑?”

這聖僧就道:“我見世人終得脫離苦海,我再不用大悲,隻消大慈便是,是故發笑!”

鬥戰聖王心中又是一動,掐指細算,此人乃是與曾經彌勒相似的存在,隻淡淡一笑,緩緩說道:“好得很!你那大悲殿便改名為大慈殿罷。即日起,你便為彌勒尊王佛,傳大慈教義。”

這聖僧大喜,拜道:“多謝聖王老師認可!”

鬥戰聖王淡淡擺手,道:“你們在我座下修行佛法,皆是有靈根之人,隻要參悟了奧義,皆可成佛也!善哉,善哉!”

“善哉,善哉!”三千佛陀、無邊菩薩、如雲金剛等等都雙手合十,大聲說道。

這邊鴻鈞也開了玄門道統,設碧遊宮,廣傳本門教義。

在造化世界裏,百家爭鳴,共促繁榮,學術上的爭鬥,不會演化到兵器上來。

悟空清除了流毒,又使得鬥戰聖王教化蒼生,融彙三千大世界於造化世界當中來,人人都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這個時候,一位說書先生在茶樓當中講述悟空的故事,唾沫飛濺,手舞足蹈,仿佛身臨其境,台下之人都聽得癡了!這說書先生忽然心道:“哎!人人說書,卻是無人著書,倒不若我來將他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好了?”

心中有了此意,更是片刻都停留不得,當下就取了桌案上的筆墨紙硯來。

台下聽眾不由催促,讓說書先生趕緊說下去,究竟那陸壓是如何應劫的?

說書先生這個時候本該更加激情飛揚,將故事說下去,但卻仿若充耳未聞,仍舊趴伏在桌案上奮筆疾書。

台下聽眾皆不由詫異,然後紛紛圍攏上去,就見說書先生筆走龍蛇,白紙黑字寫出一段詩來。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筆落,金光綻放,一個個字活靈活現,然後又見說書先生提起筆來,哈哈哈大笑三聲,在詩的頂端寫上三字。眾位看官凝住眸光一字一字看去,三個大字龍飛鳳舞——西、遊、記。

然後這說書先生心思一動,又在這“西遊記”三個大字一旁題上“吳承恩”三字。

“可惜,可惜!得好好改改。”一個書生連連搖頭,長歎道。

“可惜?哪裏可惜了?”眾位看官都是希望有熱鬧看,急忙問道。

“西遊記,三字難以表達精華所在,且看我來幫兄台改上一改。”這書生笑道。

吳承恩聽後不由大奇,道:“好,好好!那兄台來試試,幫我改上一改,看看能否畫龍點睛。”

但見書生提筆疾書,眾人隻道這書生有什麼好詩句來,卻見這書生反倒在抄襲,不由大為氣悶,而吳承恩倒是沉得住氣,凝神細看,這書生下筆如有神,筆力比之吳承恩也不遑多讓。

筆落,詩成,怎見得好詩?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革命天下功,須看齊天逆聖傳。”

這書生未去改吳承恩大多詩句,隻改了最後兩句,將那“造化會元”改為了“革命天下”,將那“西遊釋厄”改為了“齊天逆聖”。這樣一來,雖然看上去頗為怪異,但諸多看客皆不由豎起拇指,這八個字一改,立刻點題,開門見山,實在大善!

“哈哈,哈哈哈!”這書生哈哈大笑,又在這詩後邊寫了幾個大字。

——許仲琳,改。

噢,原來這書生叫許仲琳啊!眾人恍然點頭,曉得了這書生的名字。

吳承恩連連搓手,不由笑道:“好詩,好詩!欲知革命天下功,須看齊天逆聖傳;欲知革命天下功,須看齊天逆聖傳;欲知……”他將這最後一句詩歌反複念得幾遍,不由大笑起來,“許仲琳,真奇人也!”

遂設宴款待許仲琳此人,交談一番後,惺惺相惜,見天色已晚,這才辭別。

年許,書成,曰《齊天逆聖》。

吳承恩又於街上遇著許仲琳,不免大喜,一把抓住,大笑道:“哈哈,許仲琳老兄,尋你尋得好苦。”

許仲琳認出吳承恩來,道:“適才拜讀了先生大作,晚生五體投地!一書道盡了萬古大事,佛道爭端、開天辟地、革命大義、肅清流毒諸事,當真是讓晚生佩服,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