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尋找騰格裏 第十章 洛陽鏟(1 / 2)

她把包帶從肩頭摘下來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包有重量,看樣子她很吃力。等往地上一放,能聽見金屬撞擊地麵的聲音。等燕秋拉開背包拉鏈,我才看見,裏麵是好幾根長長的鐵管子,鐵管子兩頭有螺紋,看樣子是可以連接在一起的。鐵管子裏麵是木質的芯,應該是為了增加杆的韌性。

在包的內側小兜裏,插了一排鐵質的多功能可換頭。這些奇怪的東西,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像一個小鏟子,有的像竹筒側麵開了條封,有的像弧形的鐵鍬頭。反正看了半天,我都沒搞明白這是什麼東西。

胖哥驚訝的說:“洛陽鏟?”

燕秋點頭笑笑說:“胖哥還挺有見識的嘛。”

陸姍好奇的問:“洛陽鏟是幹什麼用的呀?”

我驚訝的看著地上的那套設備,忙對陸姍說:“盜墓的。”

燕秋拍了我一下說:“能不能說話好聽點?這是考古的。”

花姐笑笑說:“那得看幫誰挖,幫自己挖就是盜墓,幫考古機構挖,就是考古。”

我雖沒見過洛陽鏟,但卻不止一次的聽說過,在書上還讀到過有關這東西的描述。

洛陽鏟簡單說就是一種工具,主要用於挖墳淘寶,一般的使用者都可以掌握大概的使用方法。但是具體說來,傳統上的洛陽鏟,主要指的是使用洛陽鏟的人,就像我們管廚師叫大勺一樣。這些人一般世代相傳,過去在職業盜墓者口中,有老洛陽鏟的說法,指的就是那些經驗豐富的使用者。不過由於一些原因,這些世代相傳的老洛陽鏟,在現代幾乎絕跡了。

一把上好的洛陽鏟打製出來後,裝上富有韌性的臘木杆,再接上特製的繩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深處。鏟子提起之後,鏟頭內麵會帶出一筒土壤。這樣不斷向地下的不同土層探鑽,使用者就可以對提取的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各種包含物進行分析。

如果是經過後人動過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築。如果包含物裏有陶瓷、鐵、銅、金、木質物的發現,就可以推斷地下藏品的性質和布局。經驗豐富的盜墓賊僅憑洛陽鏟碰撞地下,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和手上的感覺,便可判斷地下的情況,比如夯實的牆壁、中空的墓室和墓道的自然就大有不同。

燕秋給我們講述的,是洛陽鏟的由來。

洛陽鏟是洛陽附近馬坡村,一個叫李鴨子的村民於20世紀初發明。李鴨子就是個以盜墓為生的盜墓賊。1923年前後,李鴨子來到他家附近,一個叫孟津的地方趕集,轉累了,他就蹲在路邊歇腳。這時,他看到離他不遠,有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小洞,那個用來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

因為職業的關係,他經常想的也是有關盜墓的問題。當他看到,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帶起很多土。盜墓經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鍁更容易探到古墓。於是他受到啟發,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

而那個打造出第一把洛陽鏟的鐵匠,名字叫做陳印娃,正是燕秋外公的爸爸,現在已經故去了。

沒想到燕秋還有這身世,這洛陽鏟可是在盜墓史上風生水起了一段時間,其實說白了就是給盜墓的非法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果洛陽鏟是她們家老前輩打造的,那我可以推斷出,打造此物的人,也和盜墓行為,有脫不了的幹係。

轉念一想,陸姍外公是教曆史的,燕秋自己又是學考古的,還真是傳承了她們家的衣缽,不過從前輩的盜墓延續到後輩的考古,這應該也算作一種改邪歸正吧,合理利用老一輩的知識,去做正確的事,也算是為前輩人洗刷犯下的過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