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麗堂皇的地方居留無邊伸延的佛法。紅黑白三色構築一方善惡分明的境界。千百年來演義不斷,繁榮的景象更向高遠處升華。
一個高度概括的主題,在殿宇頂端鎏金的陽光裏曜曜生輝。
博愛、寬容與寧靜,是這裏永恒的精神,從悠悠年歲裏,流傳而來的歌聲表達吉祥如意。
在這個陽光聚集的高度,誰在匍匐諦聽?誰在靜默的祈禱中獲取自信,享有光榮?
用這樣的方式取暖,所有的冬季都將不再寒冷。
沙漠
陽光在沙漠裏四處奔波,旅行途中,疲憊的身軀在風沙裏打滾。在這漫漫黃沙的曠野裏,稀有影子,這裏的陽光沒有碎片。
陽光親吻沙漠的肌膚,偶有狂風夾帶黃沙吹來。溫度滋養溫度,高溫的熱浪彙成海洋,但卻沒有遊魚的動靜。
在旅人渴望的目光中,沙漠裏的太陽從哪裏升起,又從哪裏落下?
那彌漫空中的火光從早到晚燃燒天幕,直到留下一張黑炭一般的臉,沾著點點星星,可是月亮的淚花?
是否有亡靈在漫天的風沙裏舞蹈?遠逝的駝隊在滾動的煙塵裏隱居,清脆的鈴鐺捎來風的音訊,從深遠的時空裏傳來回響。
曆史的片斷被風霜漂白,在徹骨的寒夜裏凝固。
古往今來,沙漠遺骨是在蒼茫的荒漠裏一再重演的悲劇,厚重的曆史積澱哀愁。
悲劇總是遵循殘酷的法則,朝霞或餘暉在不斷更替的流程中消逝,一段往事不朽的框架被憂傷和理想反複描摹,從而變得輪廓分明。
風沙沒能埋沒滯留的遺骨,經受常年的洗禮。在深沉的憑吊中愈加堅韌。
北戴河
根須由表及裏,觸及沙土的深層,沙灘上的黑鬆在成澀的海風裏,用蒼勁的筆伐書寫堅毅的品格。海灘邊一帶龍飛鳳舞的鬆林,像布陣的兵馬堅強護衛。
深淺的腳印在沙灘上追逐燦爛的朝霞、溫馨的餘暉,總被漲落的潮水淹沒。永恒的節拍陪伴歲月遠行,試問幾時休止?
歡欣的海鳥在起伏的潮聲裏啼飛,純淨的陽光照明芸芸眾生,宏遠的思緒如潮湧來,漂卻瞬息的悲歡。
小船和漁網像是舞台道具,晨風拉開序幕,鮮活的魚蝦和五彩的珠貝是大海慷慨送來的禮物。
休閑的腳步逃離喧囂股市,在沙灘上追逐或踱行,不再寂寞的海邊,集散一個旺盛的季節。
交流的情緒南來北往,潮起潮落,涼風送爽的時刻,行情何時看漲?
野生的群落從傳說中來,跟隨命運遷徙。
風霜漂洗傷痕,海水侵蝕礁石的咆哮。
洶湧的潮聲乘勢襲來,虎踞的姿勢觀望遠海,浩淼的時空拉長視線。
集結海上任憑風吹浪打,未有絲毫動搖,執著的癡守地老天荒。
潑水節
人們更願意相信這一天由來於一段古老的傳說:七個美麗的傣家少女割舍親情,不惜青春與生命投身烈焰的煎熬,為了鄉親們的祥和生活從容赴死。
善良與正義高於一切,傾盆的揮淚傾訴人們由衷的敬意。
竹樓構築傣家風情,在這個歡慶的節日裏,潑水聲情並茂,像一篇流暢的散文詩,發表在綠色的陽光裏。
愛情和友誼寄寓濃鬱的氣氛裏,男女老少潑灑清水,沐浴歡快的笑聲。
在潑水嬉戲中竟相品味這道古老的文化佳肴,水花揮濺歡歌笑語,盡在熱情洋溢的空氣裏蒸發。
紹興漫筆
現代都市車水馬龍,改變不了紹興的氣質,徜徉於街頭巷尾,流連郊野,閱讀曆史的斷章,遠近的紹興,會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一座陵墓的遺址、一處故國的留痕,牽動人們悠遠的思索。
城郊一灣池水從何時起?被濃情潑灑的筆墨渲染,經曆千百年演變,終未改色。
兩首古詞從一處殘缺的園林傳出,遙相呼應填寫一段淒婉的愛情故事,曆盡數百年滄桑餘韻猶存。瀟瀟春日吟詠者在動情處倚欄悲歎,飄搖滿城風雨。
鑒湖女俠的行蹤在一個淒冷的黑夜出走,驚天泣鬼的壯舉喚醒華夏沉睡的舊夢。蘸著腥風血雨揮毫抒情,英雄浩氣激蕩寂靜的城池。火光裏的呐喊震撼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