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真情探古(2)(2 / 3)

堅定不移的收藏者置身於網絡情景中,在蒼茫的古道與燦爛的前途之間,癡心尋求一份寬容的溝通。

香山昭廟

依舊可以想見那些隱藏於曆史風煙裏宏大的禮儀,香火燃盡,人去樓空,金瓦紅牆依舊可以昭彰昔日莊嚴的盛典。

富貴與榮華轉瞬即逝,人生莫過百年,六十餘載至尊堪稱萬歲。朝拜的車旅始發於高原上熠熠生光的金殿,跋涉而來。

停歇處龍顏欣悅,繁花盛開,亭台樓閣披掛雪域風情,奠基於清幽的山林間。

金粉山林幾度雨雪幾度風霜?一個節節敗退的王朝自顧不暇,幾經焚燒,幾經洗劫,一座遷徙的虹台終歸空寂。

漢白玉砌成牌坊高高挺立,煙雲繚繞剛直的風骨,蒼鬆翠柏肅穆地表達恒久。旌旗獵獵,車馬過往,行進的隊列在曆史的長河裏若隱若現。

寂寞殿宇而今奴婢安在?門窗禁閉,厚積的塵灰封存陳年往事,琉璃金頂依然輝映亙古不變的陽光。

凹陷的天井騰出偌大虛空,天知道其中深遠的蘊涵?

西方寶塔八角玲瓏,塔頂寶瓶幽鎖百年春秋,簷端懸鈴傳送來悠揚的風聲,古往今來,探尋的來者絡繹不絕。

大街邊的禪院

車水馬龍的大街排列現代文明的景象,從縱深的曆史走來,從一處香火繚繞的禪院圍牆邊經過。僅一牆之隔,一步之遙,牆裏牆外卻是兩重天地。

街上行色匆匆,車流喧響、人聲鼎沸,而院牆角落一株抽芽的的小草,正陪伴一朵無名的小花,靜悄悄地開放。

牆外世態幾度興衰、幾度炎涼?苦短人生一茬接著一茬,輪回變遷的命運。

千年遺址往複驗證旺盛與破敗的因果,流轉的光陰奠定悲憫情懷。

供奉的香火經曆長久的熄滅後,如今再度點燃,在廢棄的根基上,再度構建彼岸人間居所,佛香繚繞仿古的梁柱。在虔誠的跪拜中,誰能看破陽光下的浮塵,有幸感悟真切的憂慮與關懷?

行走在鱗次櫛比的街區中,難以搜尋途經的曆史。時光流淌,世事更迭,前行的長街未能遷移禪院的根基,一些無法泯滅的遺存,執拗地留下來,留給曆史,更留給未來……

紀念碑與牌坊

紀念碑與牌坊用同樣的血淚砌成,他們同樣是凝固的文化語言,透過人們仰望的視角,他們佇立在悠悠天地間,昭示精神與傳統。

從過去走來的人們,曾經從地上爬起來,擦幹身上的血跡,掩埋戰友的遺體繼續上路。

他們九死一生曆盡艱辛,在鮮花鋪展旗幟飄揚的地方,懷著心中湧溢的崇敬與哀思,砌造潔白的豐碑,嵌刻石化的懷念。

從過去走來的人們,曾經虔誠地恪守,惶恐地維護,困惑地追隨流傳千年的教條。被壓抑的情感和被扭曲的人性在陰冷的地下掙紮。

在血淚濺落的地方,心靈感召的後人,在石頭上砌刻三從四德故事,讓沉默的牌坊發言,旌表忠孝貞潔的典範。

風雨經年,紀念碑和牌坊都被閱讀成厚重的史書,如此相似的篇章或頌揚不朽精神,或象征腐朽意識,啟示人們悠遠的深思。

尋夢圓明園

老佛爺升天了,有幸“領旨”登臨的百姓們,從不遠處高高在上的佛香閣下來,“走過一百數十年光陰”,來看你——讓世人魂牽夢繞的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