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1)(3 / 3)

做古玩生意的人,尤其是做過假的人都知道,隻要是上了年頭的老東西就都有用,不論是死人還是泥巴,這些東西全都可能成為某次精心製造的騙局中至關重要的道具。陸鍾就是利用這堆東西,想出了這個驚天大騙局。

見多識廣的汪錦保不會被普通貨色吸引,要讓他入局,必須要足夠的吸引力。這件東西應該是可能真的存在,獨一無二,普天之下沒有第二件能比得上它的價值。隻有這樣的寶貝,才能讓汪錦保暫時忽略風險,自動自覺地插進來。

賈教授除了出色的鑒定能力外,還擁有一流的模仿能力,尤擅書法。他四歲習字,所有名家的法帖全都臨過,近七十年的時間,練就了一手以假亂真的好手藝。

陸鍾說,一隻羊可以剪很多次毛,但隻能剝一次皮。這一次,要把汪錦保的全副身家都搞定,讓他再也不能害人。整合以上這些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後,陸鍾為賈教授度身訂做了這次的局,玩就玩個史無前例。

鑒定是門科學,但裏麵的水很深,這點賈教授最有心得。並不是東西送進研究所就能得出統一的標準答案.選用什麼樣的方法,各項檢測安排的先後,出來的數據等等,都要靠專業人員自己分析決定,就像名醫能從一張X光片中看出很多東西,庸醫可能什麼也看不出,同樣的儀器也可能做出不同的鑒定結果。更關鍵的是,這不僅和鑒定師個人的能力本身有關係,還跟鑒定師跟送檢人的關係有關係。

汪錦保是個極度敏感且疑心很重的人,陸鍾想到最好能讓他置身在隻能做直觀鑒定,不能做儀器鑒定的環境中,所以,他選擇了距離京城千裏之遙的武當山。這裏曆史悠久傳說眾多,是理想的製造奇跡的地點,也是汪錦保鞭長莫及的地方。就算他去了也必須仰仗本地人帶路,傳遞各種消息,這麼一來自然有空子可鑽。

選定了地方之後,就該尋找合適的寶貝來製造了,就像是杜撰一篇小說,這需要素材,大量的素材,而這些素材最好是有根有據,於是,大家開始了對武當山的考察,上下五千年,幾乎所有關於這裏的傳說都被挖了出來。最後,陸鍾從一大堆關鍵詞中選出了一小部分:道士,缸葬,不二和尚,晉朝,謝允。

優秀的老千離不開想象力。陸鍾從關鍵詞開始延伸,進而想到了同為晉朝最著名的人物王羲之。

東晉王家是個大家族,不僅王羲之崇尚道教,他整個家族都崇尚道教,王羲之老年辭官後更是與道士許邁修煉深山,煉製丹藥,采藥石不遠萬裏,遍遊諸郡窮諸名山。另外王羲之愛鵝世人皆知,《換鵝帖》也有這麼一段傳說,既然《換鵝帖》的主人是個道士,那麼這個道士有沒有可能後來就去了武當山呢?所有有利的元素都可以利用起來,加工,再造,揉碎了打散了再重新組裝起來。一千七百年前的事,誰也不知道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曆史原本就是流傳於世的一段段故事,唯一的不同是正史流傳在書上,野史流傳在人們嘴裏。

最後選定《黃庭經》也是有原因的。賈教授本人曾多次臨摹《黃庭經》的拓本,自認能做到以假亂真。正好他手中還收藏了一卷將近千年的空白帛本,精心處理後,他就開始了摹寫。

把經書放進沉香木盒子裏,再把盒子和幹屍放進大缸中,漢代的白膏泥重新打濕變軟後密封了缸口,乍一看,還真像那麼回事。如果不做C14鑒定的話,誰也看不出這是假的。

東西選定了,接著還得找個好地方埋下才行。

陸鍾選擇了遠離武當山風景區的五龍宮附近,五龍宮早已破敗,平時遊人甚稀,但真正懂得武當山曆史的人都知道,這裏是八百裏武當曆史最悠久的第一座皇家道場。五龍宮附近的黑虎澗旁亦有著武當山規模最大的一片道士墓群。在黑虎澗的附近,陸鍾他們一次次的尋找,終於發現了一處位於半山之中的已經殘破到隻剩下塔基的道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