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畏禪讓權奸預籌謀 乘天威福公泛海流(3)(2 / 3)

“喳!”站在福康安身邊的海蘭察應聲答道,“標下遵命傳令!”

福康安放緩了神色,又問:“常青、黃仕簡、任承恩到了沒有?”王吉保忙跨前一步,章道:“常青昨晚就到了鹿耳門,正在灘頭等候歡迎大帥,黃仕簡留守府城,其餘的都到了。”福康安又問道:“那個守諸羅的是柴大紀?他沒有來吧?”

“章大帥,”聽他說到柴大紀,王吉保加了小心,進前一步說道,“諸羅城被賊四麵圍困,我軍聯絡不上,他還不知道大帥已經登台。”

福康安哼了一聲,冷冷說道:“這個時候歡迎個屁!吩咐常青,把鹿耳門大營中帳騰出來,擺好木圖,我和海軍門要立即召集會議布置軍務。淡水要先供應登岸的軍士,亥末時牌我要逐營逐個查檢,沒有洗過腳、喝不上酸辣湯的,直接稟我!”

“喳!”

軍事會議開得甚是肅殺,鹿耳門中軍大帳地方不大,裏裏外外都是軍將肅立,也不知從哪裏弄來的七八隻胳膊粗的龍鳳燭照得裏外通明雪亮,帳中一盤碩大的軍事木圖旁邊隻有海蘭察和常青就座,其餘的人一律貼帳站立,靜得隻聞帳外掠天而過的風聲浪聲和大帳鼓的牛皮磨擦聲。

“諸位!”在岑寂中福康安揚聲說道,“用不著文過飾非,因為主將無能,台灣已經全局糜爛!”他目中精光四射,掃視著大小林林總總的官員,又看一眼木然呆坐的常青,冷冷地轉臉麵向木圖,用長竹節鞭虛指了一下,說道,“在福州我和海軍門已經召集全體遊擊以上軍官幾次會議。這個仗怎麼打,其實用不著多議。台灣四縣已淪陷兩城,諸羅是戰略要害,解掉諸羅之圍,全局就會翻轉過來,軍心民心就定住了!這麼明白的事——”他突然轉臉問常青,“為什麼當初常督沒有計議到?”

常青沒想到突然質問到自己,身上抖了一下,忙欠身答道:“卑職們幾次計議也是這般兒見解,但台灣的官軍太少,首尾不能相顧。試著攻了幾次,都被賊匪堵章來……”他下巴顫著,聲音也有些發抖了。

“堵章來?敵人是多少?有什麼火器?我軍誰是主攻?誰是策應、預備隊,後援輜重誰負責?”

一連排炮般的質問下,常青腦門子上已一層冷汗,用汗巾子拭著,期期艾艾答道:“是這個……全台造反的已逾十萬,連同我帶的福州綠營……我軍這個,這個這個隻有四萬……”

“答非所問。”福康安突然一笑,“真正的天地會隻有四萬餘眾,你說的十萬是連跟著起哄在山裏搖旗虛咋呼的也計在內了。”他的神色突然變得異常莊重,擺著方步走至上方,南麵而立,徐徐說道:“常青聽旨!”

屋裏屋外的軍將都嚇了一跳,不安地互相詢問顏色。常青一下子變得衰憊不堪,在椅中掙紮了一下才起身來,腳底下踉蹌兩步才站穩了,伏俯跪倒在地叩頭道:“奴才常青恭聆聖諭!”

“常青之罪朕已屢次降旨。”福康安在死寂中揚聲說道,“今著欽差大臣福康安宣布,著革去常青頂戴花翎及原頒賜黃馬褂、革去其原任太子少傅兼兵部侍郎及本銜閩浙總督。即刻由福康安委員鎖拿進京交部問罪!欽此!”

“奴才……遵旨……謝恩……”常青的身子一下子癱落了下去。

“戰事當前,沒有那麼多客氣話。”福康安一副臉毫不動容,也不似平常宣旨過後有許多敷衍安慰,“天威不測天怒難犯,請常公斟酌自愛——就請常公住到我的旗艦上,待風向順利再返大陸。”

待兩個親兵攙著常青退去。福康安略一沉默,從袖子裏又抽出一份詔旨,說道:“台灣亂起已近一年,福康安自受命以來也已八月有餘,而至今才抵達,甚是有愧皇上知遇之恩呐……六部督促,廷諭申斥的話諸位想必已經有所耳聞,所以有些人心裏另有些想頭,以為皇上不再信任我福康安,以為跟著福康安幹前程黯淡,這裏有皇上八月二十五日由北京發出,也即是我最近收到皇上的恩諭,雖然是給我的,我看成是對我三軍將士的信任勉勵。眼下就是一場硬仗惡戰,我讀給諸軍兄弟,與我同沐皇恩。”他環視一眼眾人,說道,“地方狹小,不要跪聽了,就這樣立正肅聽就是。”因展開詔旨輕聲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