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春晚!(1 / 2)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繁星之塵》更多支持!

混亂地域,雄鷹王國艾爾哈王都,倫德爾。

倫德爾是有先王威廉一世舉傾國之力而建的巨型要塞,地勢險峻。城中人口逾三十萬,經濟繁華,守備嚴密。城中有中古月精靈本為防禦魔族而設置的大型防禦陣法,即便是迪卡溫親至,若想要破開也要費些力氣。

雄鷹王國艾爾哈最初興與第二紀中期,諸神隕落的時代。當時大陸與魔族的第二次戰役處於下風,當時的艾爾哈之王威廉一世勵精圖治,銳意改革,艾爾哈人才輩出,興盛於南疆,擁兵數十萬。成為當時人族抵抗魔族勢力的中堅力量之一。

第二次魔族戰役之後,大陸與聯盟並未停戰,互相忌憚。這時,實力不弱的混亂地域諸國便成為雙方爭相拉攏的對象。艾爾哈則始終保持中立。為了鉗製艾爾哈的勢力範圍與兵力強弱,德翼帝國始終對艾爾哈持有敵對傾向,將艾爾哈的領土牢牢鎖在南疆祈合平原一帶,長期派重兵駐守,這一項策略持續了四千餘年,至今沿用。

第四紀初期,艾爾哈由於與魔族長期征戰,國力衰退。此時大陸上百廢待興,帝國與聯盟都實行休養生息的方針。南疆一些小國趁機叛亂,艾爾哈王國分裂。東部由艾爾哈原公爵赫爾密弗家族控製,自立艾弗因王國,西部由國王威廉十二帶領。艾弗因獨立之後,窮兵黷武,長期與艾爾哈爭鬥。德翼帝國樂的看見艾爾哈內亂,希耀之心與聯盟曾企圖勸阻,未果。

騎士王亞瑟·潘德納貢,原世襲侯爵,從師與當時的軍政大臣德萊因,畢業於艾爾哈皇家騎士學院,成績優異,頗受德萊因讚賞。第四紀七一三年,日荊戰爭爆發,艾弗因舉兵三十萬大舉入侵,艾爾哈勉強湊出十餘萬甲士應戰。潘德納貢在此一役大放光彩,率兩萬騎士不顧馬力長途奔襲至艾弗因腹部,避開城池,在局部戰場上襲擾補給,長期占據以多打少的局麵。拖住艾弗因近六萬士兵在後方不敢輕動。

第四紀七三一年,潘德納貢聯合德萊因利用當時自身的巨大聲望發動政變。叛軍以中興艾爾哈為旨,大舉入侵王都。王都內的衛兵毫無抵抗之力,威廉十八被叛軍廢黜。不知為何,德萊因卻沒有趁勢上位,而是將王位交與潘德納貢。艾弗因見潘德納貢根基未穩,大舉入侵,艾爾哈東部三郡皆舉兵響應。艾弗因長驅直入,兵鋒直指倫德爾。雙方在此地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拉鋸戰,兵力累計投入超百萬,是第二次魔族戰爭以來,時間最長,戰鬥最慘烈,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戰役。戰鬥最激烈之時,艾爾哈九個主戰軍團有一半自營隊以上編製被打散。最終,艾爾哈以近二十萬傷亡的慘重代價,硬生生以四十餘萬兵力打退了超六十萬兵力的艾弗因軍隊。艾弗因不得不將版圖退至科隆山脈一線。

此役之後,大陸上的幾大勢力才重新正視起潘德納貢與他麾下的圓桌騎士團,正視起這個古老而衰弱的王國。

倫德爾高聳的城牆下,東南角的一座精致的小宮殿裏。

屋中有兩人對坐。左手邊的身著甲胄,帶著一副麵甲,聚精會神地讀著手中淡黃色紙張上的文字。右手邊這位看上去不過二十來歲,一身白色便服,眉目間頗具英武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