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交火,雙方的攻擊就直接進入了白熱化。導彈攻擊彼此相攻,許多導彈都被武裝機器人中途擊毀了。但是從樓內發射出去的火箭彈數量要多許多,因為在右翼合圍之前用大威力的攻擊壓製能打散右翼的部署。右翼的武裝機器人一進入天天操控武裝機器人的射程,一個照麵就可以將其廢掉。這種效率自然是給右翼極深的印象,這等於在武裝機器人的對戰上已經不平衡了。
小泉少將對於這種現象也是極為震撼,因為全球都沒有出現過這種現象。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他還真不相信先前右翼聯盟所描述的情況。這次一試,果真如此!要想通過武裝機器人的掩護來達到目的是不太可能了,但是激光武器還沒有到達有效射程就沒有了火力支撐可不行。小泉少將這下知道右翼為何會吃這麼大的虧了,看來這次是遇到對手了。
如果這個人真的在姬路,一定要將其抓住!倒是要看看是什麼人物!不過,小泉的這個想法是無法實現了。天天在操控著姬路的戰鬥同時還要操控著大津的決戰,他和小泉少將就像在隔空下棋一樣。隻有天天才是身在實戰中,不過也沒有安全顧慮。大津的戰鬥比姬路要好上許多,三棟大樓的防禦成鼎立之勢。右翼很難形成合圍之形,但是隨著右翼的後續部隊陸續趕到,如果不能將前鋒狠狠給削掉就越來越難了。
天天發現大津的右翼並沒有急著進攻,可能是因為姬路的戰鬥已經先一步打響了。這使得小泉認為敵方重要人物是守在姬路的錯誤判斷,這也使得大津的戰鬥變得更加穩重。已經進入到攻擊範圍內的右翼武裝人員隻是遠遠的開始部署包圍圈,並沒有急於向三棟大廈進攻。還有一個原因是小泉想通過對姬路的攻擊累積對天天戰鬥方式的認識,提高接下來戰鬥的效率。
不過,這大津的戰鬥晚一點開始對天天來說隻會有好處。讓姬路的戰鬥進行得更激烈一點吧!將右翼的有生力量消耗得越多,那麼天天的戰略就越容易推進。被圍在大廈內的左翼力量不斷從各個角度進行著反擊,打一陣子就換一個位置。這樣就不會被敵人的集中火力給壓製住,相反,天天可以操控武裝機器人帶領著戰鬥人員從右翼薄弱的部位進行攻擊。
而戰鬥進行了不到十分鍾,擁有激光武器的部隊就被快速地調動到了大廈四周不同的位置。有一些植物或者建築物可以進行掩護,這樣就不容易被直接攻擊到了。不過,這是小看了天天的武裝機器人的後果。為了消滅掉這些激光武器,天天可是一直讓三支小隊的戰力保持著隱匿的狀態。這下,激光武器都已經固定在那裏了,全都是死靶子!
三支小隊的武裝機器人都快速將早已經準備好的大威力導彈架在了大廈對應各個激光武器攻擊點的通道處,每一枚導彈頭都對著一個窗戶。戰鬥人員迅速將窗戶打開,隨即導彈就快速發射出去了。這些導彈都是姬路最強的殺器了,用來對付這些激光武器還真的有點浪費。不過,這個時候也顧不得那麼多了。設置好目標的導彈從大廈的不同層次的各個窗戶射出,立即將大廈四周才剛布置好的激光武器點全數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