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集子是青年作家、詩人易孑草的新著,集子名是書中一篇文章的題目,也是表達作者願望的一句詼諧話。燒餅是現實的,按作者的話說,可以“逮著就咬它一口”,而月亮代表一種理想一種超現實的美境。它懸在天上,讓萬姓仰首,它倒映在水中,讓猴子徒勞無功地一遍遍地去撈。

燒餅的那份味道也許太平淡,卻是一種現實的實現,是俗世生活的象征。撈月辛苦,逮不著,所以月亮更加富有誘惑,是永恒的美的象征。在現實的把握與理想的追求兩者之間,我們是無法舍棄任何一方的。不論是吃燒餅還是撈月亮,都是人生的境界,人生之所以美麗,之所以充滿了無奈和缺憾,均是因為我們不得不富有追求富有願望。

孑草的作品,總是具有這樣顯著的特征。一方麵,語言極度的輕鬆優美,富有意味和美感。另一方麵,孑草還是一個對生命、生存、社會的價值及美學取向進行探究的思想者。我們在讀這本集子時,讀起來輕鬆,讀過之後,就會感到靈魂的沉重。這份沉重,來自於他的字裏行間所蘊含的那種生命價值觀、社會責任感以及人性化的光輝。

孑草主張散文要表達“真自我,真性情,真性靈”,要具備警醒、啟示和美的要求。讀過這本集子後,我們感到這一主張已經充分得以貫徹。

無論是隻言片語的言論,還是較為鋪排的篇什,無論是看似在敘述一些純粹的故事,還是在構築語言的空靈之城,他都在以一種生活的豐富性和獨特的美學視角,讓讀者受到感染甚至於靈魂的震顫。這就是孑草為我們所烹飪的富有特色的思想和美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