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家村,是曹淨身出生成長的地方,屬於比較落後的農村,年輕人選擇了背井離鄉外出打拚,剩下些中老年人,靠著種地和編製等手藝過日子,曹淨身的母親,就是種青菜的,自家的地就在屋子後麵,那裏是一條還算寬闊的馬路,莊裏人種的莊稼都在那裏。
打開拴著院門的小鎖,曹淨身走進空曠的前院,母親還沒回家,現在這個時候應該回來了啊。曹淨身微微有些疑惑,不過並不著急,懷中抱著魚,陳家輝推開屋門走進廚房,狹窄又簡陋的廚房裏,廚具卻收拾的很整齊整潔。
曹淨身拿出一個圓圓的菜板,上麵已經留下了太多的刀痕和印記,看起來有八九年之久,隻是,曹家沒必要更換新物。
找了一個略微有些變形的鐵盆,曹淨身,這個五歲年紀的孩子,站在一個凳子上,居高臨下的麵對著廚房的菜板,偶如一個廚藝大師,曹淨身動作熟練又穩重的去除了魚的頭和內髒,小手握著笨重的菜刀卻輕巧的遊離在魚身之中,鋒利的刀刃輕而易舉的將魚肉片成了一樣厚度的薄片。
曹淨身將這些白淨的魚肉放在鐵盆之中從甕中舀了一勺涼水,清洗幹淨後,曹淨身將魚肉擱置在一新碗之中,放入鹽和胡椒粉蛋清、澱粉抓勻,曹淨身又低頭切香料。
一道道緊密的製作關卡,一步步沉著又精準的工作,很難想像,站在凳子上下廚的曹淨身會有這般迷人又不符的魅力。
水煮魚肉片做好了,曹淨身端著印著大紅公雞的瓷碗跳下凳子離開廚房,與此同時,家裏院門推開,一位年紀步入中年卻麵色紅潤頗有些精神的婦人走了進來。
“娘!”曹淨身一成不變冷靜的臉上終於露出憨厚的微笑,得意的仰著頭,曹淨身邁著小碎步端著這盤色澤香豔的晚餐來到了婦人麵前,“看我做的水煮魚肉片!”
水煮魚肉片是南方的川菜,作為曹淨身的母親曹雲,她一生未離開過這燕京的木家村,孩子又從哪裏學來的川菜呢?曹雲似乎已經從自家孩子身上見識過太多的傳奇和驚喜了,揚著眉忍不住露出一絲微笑,曹雲彎下腰親昵的摸了摸孩子的腦袋,“好孩子,媽媽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幫媽媽做家務,你盡管出去玩就是了。”“沒關係,再說,我做的菜比娘的飯菜好吃啊!”“找打!”
曹雲笑著將一輛電動三輪車推進院子裏,娘倆鎖好門,開啟今天的休息時間。曹淨身跟木家村,不,甚至全世界同年紀的孩子都不一樣,他更加出色,更加明白事理,也更加孝順。
村子裏逢老人教訓小孩,免不了‘你看看隔壁家淨身’‘以後出去隻需跟著曹家孩子’之類的話,這也是曹雲身為母親的自豪,所以,不像那些每天嘮叨孩子要早些回家要愛惜衣服的家長,曹雲從來不會頭疼這些問題,曹淨身甚至比任何家長都要做得好。
麵對這種有自律心孝順又優秀的孩子,曹雲從不舍得讓他多幹家務,每天的說辭與鄰居相反,不是要給曹淨身零花錢,便是要他去城裏轉轉買些玩具之類的,隻是,曹淨身都推辭了。
折疊式的小圓桌上,母女倆個人相對而坐,曹淨身夾了一塊魚肉放進母親碗中,消瘦的臉上是溫和的笑容,“娘,今天的工作怎麼樣?”“挺好的,又有一家肯德基願意用咱們家的青菜了。”曹雲臉上是寵愛的微笑,遞給孩子一個饅頭,順便輕輕掐了孩子臉蛋一下。
曹雲是一個沒讀過書的婦人,一生都幾乎未離開過木家村,直到曹淨身陪伴在她身邊起,她的生活有了變化。
曹淨身勸她不要跟村裏人一樣跟風的隻種大米;曹淨身勸她不要自卑多進城裏找找機會;曹淨身勸她跟城裏那些餐廳經理談商的時候不要彎下腰;曹淨身還勸她,有時間就休息,不需要每天累的腿疼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