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荔坐下,想想剛剛寶寶記錄的康熙和胤禛的對話,康熙似乎已經和胤禛已經談出了一點雛形了。坐下,從寶寶手裏拿回筆,順手在寶寶的臉上又畫了一幅眼鏡兒,寶寶已經習慣了,反正每次蘇荔都這麼幹,他隻是翻了一翻白眼,但還是從容的坐在母親的身邊,靜靜的看著母親準備做什麼。
蘇荔鋪好紙筆,向康熙行一禮才坐下,想了想,邊說邊提筆畫著表格,“看寶寶剛記的,陛下是想弄個莊子似的地方,那麼現在要做的就是選擇址。第一,當然是選地方了,這得在京城裏找有經驗的鐵匠來選,看架爐子,對炭啊、水啊,什麼的有什麼要求、還要注意些什麼,尋找最最便利的地方;第二是要計算麵積。這就得計算清楚會來多少人,多少工匠,多少家眷,每州每縣一定要呈上確定的數字。要鼓勵工匠帶家眷,算是遷到北京來。因為咱們做的不是一件短期的工作,就算將來選拔不上,咱們還是需要很多幹活的工匠,全指著幾位大師做,是成不了規模的,所以工作區加生活區,選定的地方要夠大;第三,就是不能離京城太遠,交通一定要便利。以便皇上和主管的大臣們可以隨時垂詢指導,再說因為人很多,來往輸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物品也一定很多;最後是安全,既然是要做兵工廠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要保證,所以這個地方周邊最好要有駐軍,以防止有人刺探。所以選址就得圍繞著這四點來辦。各地能來的人數報上來估計要些日子,所以陛下現在先可選出可行的幾個地方,可以先把工作區域做出來,奴婢不懂打鐵的,所以工藝流程奴婢不知道。要製定詳細的計劃得讓鐵匠把打一把刀劍要用的步驟記下來,奴婢才能再寫詳細一些。”
蘇荔邊說邊製表,把此時能想到的用圖表地形式表現出來,遞給了康熙。想想又拿了一張白紙出來,“生活區域奴婢倒可以現在說說。如果真像剛剛說的,這就不是一個小小的莊子了,而會是一個小城鎮了。工匠、家眷、孩子、駐軍,少說也有幾百人吧?那麼這個地方一。將會需要大量的住房;二,就是配套的學堂、酒店、客棧、錢莊、糧食點、菜場和水井、排水溝這些必要的生活設施;三,還有就是人多了,自然要有事非,於是還得有個衙門來專門來管理地方的治安,調解矛盾;四,這些人背井離鄉,於是他們還需要一個寺廟。一是供奉神靈,後麵還可以做公共的祠堂,讓大家覺得精神上地孤獨;五,有多少工匠就會有多少家眷,可能還有老人。所以最好能給這些人找些活幹,讓他們可以在家照顧孩子之外,讓他們在家裏也有錢賺,有事做。事非會少一些,省得天天東家長西家短的惹是生非;六,那些工匠來自各地,所以方言什麼的一定難懂,還得找通曉方言的通譯,再要教給大家說官話,以便溝通,也可以避免因為語言問題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但來自各地有各地的好處。大家可以相互學習,這個新的市鎮一但融合良好的話,會是個十分活躍地地方。”
蘇荔在小時候在武漢的紅鋼城裏住了近十年,童年的就是在武鋼那個移民的小城裏生活著,她現在的所謂規劃就是抄襲著武鋼地一些做法。生產區,她沒去過,但家裏有些表哥表姐都同屬武鋼,可是在不同的工廠裏。似乎他們體係非常大。蘇荔不懂。於是也不敢現在就說,等著胤禛把詳細的生產流程拿回來了。她再研究;而家屬區,蘇荔是從小就混得爛熟的。家屬們可以去第三產業;孩子就讀於附屬小學、中學;他們有著一個獨立地生活係統,自我封閉,形成一體,最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武鋼文化。雖然蘇荔一直是外來戶,遠距離的看著,感受著他們的自豪感,卻不曾想,自己也有機會再造一個,這個想法讓蘇荔興奮得想大笑。
“哈哈!”康熙先笑了起來,看完兩張簡單的圖表,他顯得比蘇荔更加興奮,剛剛他隻是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沒想到蘇荔兒竟然憑著簡單的幾句話,便能想到這麼多。他比蘇荔更懂得行,圖表已經為他描繪出了一個相當具體直觀的前景。他相信,如果真地做成,這將是自己著手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城市。
“你這丫頭,腦子怎麼長的,可惜你是女兒身啊!”不禁有些婉惜起來,看這圖表,如果蘇荔在戶部的話,能做多少事啊!
“奴婢隻會管家,都是跟娘娘和姐姐學的。”蘇荔隨意的笑笑,放下筆。本來都是管家的程序,隻是她這次擴大了一些而已,
康熙想想也是,是啊,這些本就脫不出管家的範圍,讓自己莊子地人物盡其用,用最少地資源實現最大的利益而已,隻不這蘇荔會活學活用罷了。
“這些隻是初步地設想,裏麵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安排,主要還是奴婢不懂工藝,不然,多少能寫得細些。還就是差預算表,蓋多少房子,會用多少磚石,多少木料,多少人工,分包給哪些工匠,到時可以再想想,爭取讓朝庭少出錢,盡量不出錢來辦。”蘇荔講到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這些都是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