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把匣子敬上,“兒臣已經把建鎮的一些準備工作作了一份計劃,請阿瑪訓示。”
“現在就做好了?”康熙有些驚啞,一手接過,看看匣子裏除了折子竟然還有圖表和一些空白的表格,但他沒開口問,戴上眼鏡,細細地研究著,但還是漫不經心的問了一聲。
“事非輕重緩急,兒子隻是把可以先做的先行一步,其它的徐徐圖之。這些都是前期籌備的計劃,後期應該還有很多事,還有些應急的方案,隻是這些是可以馬上就開始做的,先給皇阿瑪過目。”
康熙放開空白圖表,圖表的好處就在這兒,一目了然,沒多少文化地都能看明白,他已經明白了後麵地空白圖表就是將來要做的工程項目和預算,說是後頭還沒準備,但其實已經做了七七八八了。再看折子,簡略地把胤禛的想法摸了一下後,再重頭看圖表和後頭做的那幾張空白表格,他對工程和胤禛他們的想法就十分清晰了。但一個問題卻擺在了康熙的麵前,胤禛他們真的能不過隻用一早上,便做成這樣?這不會是他們早就想好的,現在做套來讓自己鑽吧?想想又不怎麼確定,畢竟幾天前讓自己想也想不到會做這樣的決定,他不很相信胤禛夫婦能有這麼好的演技,也不肯定他們能想得這麼深遠,最不可能的是他們能瞞過自己。
“這麼快?”心裏雖然不信,可是還是再問了一聲。
“嗯,是阿瑪、額娘、寶寶一起做的,皇瑪法,這個圖表是寶寶做的,字寫得好不?”寶寶忙抽出自己寫的那幾張表,顯折著。康熙看看也是,這幾章可不就是寶寶略顯稚嫩的筆跡嗎?白了胤禛一眼,似乎覺得不該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寶寶來就,胤禛含笑不語。寶寶則熟練的把圖表擺好,用小手指著一一解釋給康熙聽,哪個代表什麼,會有什麼意義。
在來地路上,胤禛便已經跟寶寶說了。解釋的事就交給他了,讓康熙老爺子務必知道,這個計劃自己一家三口全參與其中,群策群力。
“寶寶真聰明啊!”康熙哈哈大笑,做得快是因為他們三人真的當件事在做,認真對待。他放心了一些,不過更感動,老四做事本就讓人很放心。現在他身邊又多了個也是實心辦事的蘇荔兒,現在還把兒子也帶著聰明伶俐,可見是其治家教子都有一套了。
“嗯,想法很好,特別是那個‘換’字。他額娘的主意吧!好,好,好!”康熙真是高興了,連說了三個‘好’字。
“她自己也說自己是小家子氣了。不過想想,能省則省,誰家的銀子也不是白來的。”胤禛笑著。
“就這話,憑著一顆本心做事,你們夫婦倒是都讓人放心的。”康熙更感動了,處處想著為國庫省錢地隻怕就這兩口子了。
“兒子進來是想跟皇阿瑪請辭的。”胤禛笑笑,躊躇了一下,“目前兒了管著戶部。一邊是西北的軍糧籌措,一邊又是兵器鎮的籌建,兒子想想,怕精力不及,請皇阿瑪是不是在兄弟們中挑個人出來,分一樣去做做。”
“你想做哪樣?”康熙不置可否。
“隨便,兵器鎮的計劃已經定了,交給皇阿瑪。誰做都可以;至於說西北之事。李衛已經做了很多前期的準備,現在就是要把資料彙集。等他把資料交給兒子,兒子馬上製定計劃,過兩日應該就可以交給皇阿瑪了,絕不敢耽誤皇阿瑪的大事。”胤禛想想,很肯定的看著康熙。他地態度很明確,他做哪個都可以。無論他做哪個,他都會幫忙製定計劃書,絕對不會讓康熙感到不便。
“你看哪個容易些?”康熙想想問道。
“照兒子看,兩個都容易,也都不容易。容易在於,我大清上下一心,皇阿瑪洪福齊天,定無往不利;不容易在於,糧草此事講求因地製宜,最好能沿線補給,而在大軍將集結待命之地,兒子去年已經在當地的屯田中種上了紅薯、土豆等物;川、陝兩省的糧食也直接運坻當地,派專人打理,現在要做的便是開戰之後的長期供給。當然這也存在著一定地變數,畢竟打仗這事,叛軍不會按照咱們的希望路線來走,所以糧草的補給線路要隨時隨地的跟著戰時地變化而不定的改變,這個定得做在前頭,要與兵部、地方各地聯絡。不可誤了十四弟的軍國大事;兵器鎮麻煩在籌劃,鈕祜祿氏算得太精確,隻怕期間會有誤差,銜接不上。”胤禛想想,盡量讓康熙有個較清晰的認知。當然,康熙是打過仗的人,比胤禛更清楚糧草的重要性和隨機性,當年他不就是差點被人餓死在大草原上?看胤禛表情誠肯,想想這些年胤禛的一貫表現,他心裏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