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1 / 3)

陝西那邊兒的流民還不好招募了?這尼瑪怎麼還和朕扯上關係了?

相當蛋疼的崇禎皇帝望向溫體仁的目光中都帶上了不善:“溫愛卿,陝西那邊兒的流民不是挺多的?不好招募?怎麼還和朕扯上關係了?”

溫體仁一直在偷偷注意著崇禎皇帝的臉色,眼見崇禎皇帝眼色不善,溫體仁心中當時就是咯噔一下,趕忙躬身道:“陛下可還記得年前,曾命戶部大量向南洋各番國購入糧食?”

崇禎嗯了一聲:“當然記得,而且朕還知道,其中不少人上下其手,視朕不許陝西餓死一個災民的嚴令如無物,該餓死的還是有人餓死,最後還逼得朕在陝西大開殺戒,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罵朕是暴君了。”

溫體仁背後一涼,躬身道:“啟奏陛下,陛下在陝西所殺的都是害民之輩,民間都在傳陛下乃是明君,又怎麼會有人誹謗陛下?”

悄悄抬起頭觀察了一下,見崇禎皇帝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兒,溫體仁才接著道:“因為陛下大量的向陝西運送糧食,又命工部規劃陝西的河道橋梁,對受災的百姓實施以工代賑,所以目前陝西的百姓其實都在觀望,若陛下之言成真,隻怕到時候真個招收不到多少百姓。”

……

很好,很強大,果然是朕自己作出來的毛病。

崇禎皇帝一時間也感覺很頭疼。都中原的老百姓最是戀家,也最能吃苦受罪,便是有一口吃的,隻要能活下去,便不會有人選擇背井離鄉,更別跟著唐王世孫朱聿鍵遠赴海外開國了。

朱聿鍵卻是毫不擔心這個問題,躬身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倒是有個想法。”

崇禎聞言,便好奇地望向了朱聿鍵:“王叔祖有何妙計?”

朱聿鍵躬身道:“啟奏陛下,臣想請陛下特旨,許臣給願意遠赴海外的流民發放安家銀子。自古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臣以為,隻要多給些安家銀子,必然能招募到足夠的人手。隻是為了防止有人拿了安家銀子卻又不願意隨臣去海外,到時候少不得需要錦衣衛幫襯一番。”

崇禎正想大包大攬地同意讓錦衣衛幫忙,卻被溫體仁搶先截住了話頭:“陛下不可!”

一時間倒讓崇禎皇帝更覺得摸不著頭腦了:“溫愛卿有什麼要的?”

溫體仁見崇禎皇帝發問,便躬身道:“陛下,若是十個流民,百個流民,哪怕是千個流民,其實也沒有甚麼。隻是唐王世孫殿下此番出海建國,必然是十萬乃至數十萬軍民,到時候錦衣衛縱然有三頭六臂,隻怕也看護不過來罷?”

一番話完,溫體仁又以目光示意許顯純——這他娘的是你們錦衣衛的事兒,老子身為首輔,先替你探了個雷,但是你丫的總得出來答句話才行。

許顯純本身便不想接這個差事。

若是接下了這個活計,全大明的錦衣衛也不用幹別的了,全去陝西給朱聿鍵盯著他招募的流民去吧!

越想越頭疼的許顯純趕忙躬身道:“啟奏陛下,我大明錦衣衛能力雖強,然則要看顧十餘萬以上的流民,所需要的人手卻是抽調不出來。”

崇禎皇帝聞言也暗罵一聲朱聿鍵這招太混蛋了一些,隻是又不得不承認,不用這招,根本就沒什麼指望能招募到足夠的流民,到最後這些流民吃的喝的還是他崇禎皇帝的。

想了想也沒什麼好辦法的崇禎皇帝決定再次祭出不要臉這個萬用萬靈的法定,十分幹脆地甩鍋道:“眾位愛卿可有良策?”

雖然眾人都無語於崇禎皇帝這種不要臉的甩鍋精神,但還是要抓破了頭皮去想辦法——這位爺手裏有刀子,還總在大家的脖子上比劃!

眾人沉默了半晌後,不待崇禎皇帝發問,崔呈秀卻突然間開口道:“啟奏陛下,臣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崇禎皇帝大喜:“崔愛卿先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