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崇禎皇帝的暴怒,更多的隻是借機發泄或者掩飾自己內心的惶恐。
像王二和高迎祥這種級別的反叛,別是崇禎皇帝自己了,就是隨便派幾能打的雙花紅棍都能平了他們。
但是高迎祥有個女婿就很可怕了。
崇禎皇帝為什麼剛開始穿越的時候總是夢到自己掛在了煤山的老歪脖子樹上?
答案就是因為高迎祥的這個女婿。
可是為什麼崇禎不選擇一開始就直接把高迎祥他女婿幹掉呢?
答案是,崇禎皇帝是個曆史白。
大明這麼多的驛站,白崇禎隻記得一個雞鳴驛,因為在起點穿越者培訓教材當中提到過這個名字,這裏出過一個王爺。
大明那麼多的驛座,白崇禎隻記得一個李自成,因為這個家夥把自己逼得掛在煤山老歪脖子樹上,大明帝國就此玩完。
可是偏偏這李自成不是雞鳴驛的。
至於李自成出道之前是在哪個驛站混,白崇禎皇帝表示自己在培訓時沒有好好學習,不記得了。隻知道大概是陝西米脂的,剩下的不知道了。
而且,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崇禎皇帝原以為自己當了皇帝後好好的撫恤民間疾苦,李自成應該就不會再造反起事了。
然而穿越者畢竟是穿越者,不是本位麵的土著,也就不會受到道眷顧,成為位麵之子·大魔導師·秀·劉那樣可以召喚流星火雨的存在。
這次的陝西民變,雖然除了高迎祥之外,剩下的幾個家夥根本就沒有聽過,但是崇禎皇帝也知道,正是這次的民變,才拉開了崇禎元年到崇禎十七年裏無數次的農民起義,最終才被李子把自己逼上煤山。
回到後宮禦書房的崇禎皇帝呆坐了呆晌,突然對侍立在躬身的方正化道:“正化,朕有一事要交待你去辦。”
方正化原地不動,隻是躬身道:“請皇爺吩咐。”
崇禎曲起手指敲了敲桌麵,冷聲道:“你去挑選可靠的人手,去陝西米脂,查一個叫李自成的人。然後,讓這個人從世間消失。記住,朕隻給你半個月的時間。”
方正化應是,神色卻是變也未變。
雖然搞不清楚崇禎皇帝為什麼單獨要派人去除掉這個叫李自成的家夥,但是對於自己來,這根本就不重要,隻要老老實實的按照崇禎皇帝的吩咐去辦就好。
做人毫無下限的崇禎皇帝盤算著先幹掉李自成,畢竟這家夥太他娘的嚇人了,隻要想想這個人還是有可能投入到高迎祥的手下,然後再進攻京師,崇禎就感覺頭皮發麻。
頭皮發麻的不光是崇禎皇帝,遠在固原的楊鶴也頭疼。
之前就已經接到過消息,命令自己整頓軍務,以防陝西大旱之下有民變之事,若有,則要自己平叛。
楊鶴其實很想罵娘。
自己一介文官,領著三邊總督這麼個職務也就算了,這他娘的還要自己去平叛,這不是難為人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陛下親自點了將,自己無論如何也要盡心王事才行。
當然,也不是全是糟心的事兒。
畢竟崇禎皇帝親征蒙古還是有好處的。起碼現在邊軍的戰意比之啟七年之前要強得多,加上糧餉到位,軍心也極為穩定,因此倒不怎麼擔心。
就在楊鶴心中糾結不已的時候,楊府的管家就匆匆忙忙地跑進來稟告:“老爺,外麵有宣旨的使來了。”
楊鶴噌地一下坐椅子上站了起來,吩咐道:“快,大開中門,擺設香案,迎接聖旨。”
前來宣旨的任一真任大太監,等了半晌,才見楊鶴大開府門迎接旨意,心中便有些不高興。
在任一直看來,區區的民變,便是讓自己帶著老苗和蒙古萬騎過來都足夠平定的了,又何需調動三邊總督前去平叛。
隻是皇爺的意思便是這樣,自己一介內監,也沒有甚麼開口話的份不是。心中想著,便愈發的不耐煩起來。
冷冷地盯著楊鶴,任一真道:“有旨意,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大臣楊鶴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