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後要生了(4千字第一更)(1 / 3)

崇禎皇帝一開始以為馬守應這個老回回是打算跟那些想要宣揚真主的榮光的家夥們一樣,要宣揚什麼真主一類的,順便要把不信的都給下火獄。

可是萬萬就沒有想到還有這麼一茬子事兒——人家就是為了給村子裏冤死的一百多口村民報仇雪恨,其中有回有漢,根本就不是玩什麼傳教的套路。

崇禎皇帝這下子難辦了。

如果是跟後世那些讓人恨的牙癢癢的家夥們一樣的,從根子上拔起,屠個幹淨也就是了。

但是偏偏就不是,而且這根子也不用拔了,已經被那個叫什麼清風寨的給拔完了。

但是就算是崇禎皇帝再怎麼同情這個叫做馬守應的家夥,他跑去自己報仇造反卻也是事實。

望著眼前跪在地上低頭等死的馬守應,崇禎皇帝沉吟了半晌才道:“朕聞,其情可憫,其罪難恕。如今你入了叛軍也是不爭的事實,朕雖然有心饒你,大明律卻也由不得朕。”

馬守應慘笑一笑,自己頓首道:“卑職自知必死,也不敢求陛下法外開恩,隻求陛下看在村子中有回民亦有漢民的份上,剿了清風寨,還枉死的一百零三口村民一個公道。”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不管回漢,皆是朕的子民,清內寨既然敢做,就得敢當。你們村子村民的仇,朕會替他們報,你安心的去罷。”

被反捆著雙手的馬守應強自把頭磕在地上,拜道:“多謝陛下隆恩!”

崇禎皇帝揮揮手,當即便有人上來將馬守應扶了起來,帶著便往外走。

及至馬守應被帶到門口之時,崇禎皇帝卻又突然開口問道:“教法與國法,孰為重?”

正在向外走的馬守應頓住腳步,卻是連頭也沒有回:“國法重於一切。”

崇禎皇帝卻是嗯了一聲,沒有再話。

馬守應見崇禎皇帝再沒有什麼要問的,便徑直向外走去。

崇禎皇帝卻是低聲吩咐了方正化幾句後,便準備打道回京。

至於朱聿鍵和朱存樞還有朱倬紘則是因為自己要去海外,本著自己不爽就不能讓其他人爽的原則,每個人都很幹脆的從自己的封地裏麵劃了一塊出來,送給了崇禎皇帝那還未出世的孩子……

按照常理來,應是普通人家生個娃,左鄰右舍的還會送個禮什麼的。

有錢的可能送的比較金貴一點兒,沒錢的可能送上幾兩白麵加上幾個雞蛋也就得了。

至於皇帝生了孩子,皇室宗親肯定要送些禮物意思意思一下的。

但是像朱聿鍵三人這種玩法,就純屬於坑人不利己了。

自己三人拍拍屁股準備走人了,反正封地早晚都得回收去,扔給皇帝一塊兒還送了人情了。

但是其他的藩王怎麼辦?

尤其是那些還沒有想好到底是留在大明還是去海外開國的藩王來,這三個家夥幹的簡直就不是人能幹得出來的事兒。

但是顯然,朱聿鍵三人顯然是不在意的。至於因此而得罪了其他的藩王,那就更無所謂了。

如果其他的藩王選擇留在大明,那跟他們這種去海外開國的藩王就不屬於一個層麵的人物了——有實權的藩王和當豬養的藩王能是一回事兒嗎?

如果他們同樣的海外開國,那就更簡單了。反正大家以後會成為競爭對手,尤其是封地離的比較近的。

由於遠離大明本土,雖然還是要受到大明的控製,但是就像周朝的那些諸侯一樣,誰把誰當回事?幹不就幹了?

也正是抱著這種思想,提前達到了聯盟的朱聿鍵三人事先一商量,先把別的藩王給賣了,在崇禎皇帝那裏留下個好印象更重要。

一路往京城趕的崇禎皇帝對於朱聿鍵三人的思想看的很清楚,但是也根本不在乎。

就算是他們在海外互相懟了起來又能怎麼樣?反正到最後便宜的還會是大明。

不管是賣武器還是居中調停,這都是要收好處的,而且在有推恩令的情況下,這些家夥的封國最終還是會越變越,還有什麼好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