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頭疼也沒有用,崇禎皇帝既然已經了要讓錦衣衛參與進來,那錦衣衛就必須參與進來。
雖然崇禎皇帝也了,錦衣衛隻許帶著眼睛,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家夥隻帶了眼睛和耳朵,等回去之後向崇禎皇帝彙報的時候……
也正是因為如此,房壯麗和陳於廷才會淩亂無比。
但是當京察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淩亂的就不止是房壯麗和陳於廷了。
整個大明京師的所有官員都淩亂了起來。
以前的京察嘛,就是一個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行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貪腐之輩被揪出來,也肯定會有年齡夠了的“被”告老還鄉,還有一些倒黴蛋會被降級外調。
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才“被發現”,從而得到提拔。
在這個過程中,負責京察的大佬們會得到一個好名聲——起碼在仕林之中是這樣兒的。
但是以前的皇帝沒有像崇禎皇帝那麼不要臉的啊。
以前的皇帝最多最多就是暗中派出錦衣衛去調查,而且就算是知道了,不管是為了朝堂的麵子,還是為了其他的原因,這些皇帝都會選擇隱忍不發。
但是崇禎皇帝不一樣。
這種典型的不要臉到極點的皇帝曆史上除了西漢早期的那幾個皇帝,比如劉邦,比如劉啟,比如劉徹。
劉邦不用,脫下儒生的帽子往裏尿的事兒在大庭廣眾之下都幹過。
劉啟也是個大牛,拿著一個皇太弟的名頭忽悠著梁王劉武跟叛亂的七國諸侯往死裏懟,結果等七王之亂平定後,劉啟就好像得了失憶症一般,把皇太弟這個事兒給忘了。
最後一個劉徹就更牛了,四歲的孩子居然能出金屋藏嬌這種話。
隻是等登基成了皇帝之後,哪怕是建元新政時差點兒被竇太後差點兒廢掉,依靠著他姑姑館陶長公主——阿嬌的娘親的保護才保住了帝位,劉徹劉野豬同學依然對於陳阿嬌表示看不上,最後搞出了“千金買賦”的故事。
再往後,滿中原所有的皇帝就沒有再出過這麼不要臉的。
然而這樣兒的皇帝在大明朝出現了。
大搖大擺的重用廠衛,忽悠著藩王們置換封地,讓自己手下的馬仔去抓奴隸。
總之是什麼不要臉就幹什麼。
而現在終於開始向著京察下手了。
在京察之中光明正大的安插進去錦衣衛,還讓人挑不出來什麼理,最關鍵的是,崇禎皇帝還通過海外封地這麼一個遙遠無比的大餅,把內閣和六部的大佬們都捆在了一起。
現在的情況就是,京城之中大大的官員們拿著禮品滿世界的活動,然而滿世界的找不到個門。
不管是內閣還是六部的大佬,有一個算一個,禮物不收,人也不見,通常都是府裏的管家帶出來一句話:“好自為之。”
再往下問,就是什麼也問不出來了。
除了那些真正的心裏有底氣的官員或者幹脆破罐子破摔的,剩下的一部分心裏既沒有底氣,卻又不甘心失去的那麼一部分人,就開始了串聯行動。
然而這也正是崇禎皇帝所期盼的——把水攪渾了才好摸魚嘛。
看著躬身侍立的許顯純和田爾耕,崇禎皇帝敲了敲桌子,開口道:“且由得他們去。回去後通知魏良卿,你等三人將錦衣衛準備好,明日直接按朕的吩咐去辦。”
等到許顯純和田爾耕躬身應是之後,崇禎皇帝便擺了擺手命兩人退下,自己也轉回後宮之中去了。
等到了第二大朝會時,看看少了一大片人的朝堂,崇禎皇帝笑道:“人呢?諸位愛卿都到哪裏去了?”
吏部尚書房壯麗麵色古怪的出班奏道:“啟奏陛下,各部之中皆有不同人數的同僚請辭。”
崇禎皇帝笑道:“把他們的辭呈都遞上來給朕瞧瞧。”
等到有人從吏部取來了辭呈之後,崇禎皇帝便一封封的瞧了起來。
瞧了十數封之後,崇禎皇帝突然笑了,開口道:“禦史台都禦史大夫曹於汴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