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官員們,或者全下古往今來的官員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不看廣告看療效,藩王們更甚。
你崇禎皇帝牛逼吹的震響,再怎麼你勤政愛民對官員們也是愛護有加,那個都是虛的,沒有用。
真正有實際效果的療效體現在了被砍的滿地骨碌的人頭,還有真真正正撈到了好處的那些人。
比如那七個跑去了新明島的藩王,比如跑到了九州島提任第一任總督的施鳳來,比如皇帝禦前第一走狗不要臉溫體仁,比如大明朝第一雙花紅棍張惟賢父子,比如萬裏歸國劉興祚還有徐光啟。
尤其是徐光啟最近身體不太好,最近咳了兩口血,崇禎皇帝那是恨不得把太醫院所有的禦醫全部派過去給老徐來個會診先。
畢竟老徐要是放在後世,那妥妥的就是能種蘋果樹的大牛,頂不了五個師也是起碼能頂五個衛所的存在,不寶貝著點兒才是扯犢子。
一方麵是崇禎皇帝那高高舉起的大刀,另一方麵就是可以是各種好處和無微不至的關懷,看到了實際療效的官老爺們終於知道了該如何選擇了。
皇帝要修鐵路是不是?沒問題,把準備貓冬的百姓們都拉出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修鐵路有危險的地段,會要人命是不是?這個算了,還是讓鐵道部的大佬們自己想辦法去買建奴白奴昆侖奴好了,反正不要讓自己治下的百姓去死就行了。
百姓正常死上一些沒什麼太大的問題,畢竟哪不死人了才是不正常的。
但是如果百姓們死在了工地上,依著現在紫禁城那位爺的作派,估計會先是假模假樣的掉兩滴眼淚,給百姓們發些燒埋銀子,然後再把自己的腦袋拿出去安撫人心。
或者也可以是殺雞儆猴。
然後洮州衛指揮使就覺得自己也挺倒黴的,好好的居然碰上了地震!
洮州這個破地方,鐵路暫時不往這裏修,打井什麼的倒是賺了一回,可是完了之後也就沒有了下文。
而平時的時候,幹旱、冰雹、霜凍、洪澇這些破玩意簡直就是換著花樣兒的來,這也就算了,現在居然還地震!
就連崇禎皇帝接到了洮州報上來的消息時都驚呆了——老爺你是玩我的吧?十一月份眼看著都快十二月份了,在那個剛下完大雪的地方再來一場地震?
這是嫌大明的樂子還不夠少?每個月不來上這麼一出,您老人家不痛快是不是?
然而再蛋疼也沒有什麼用,該賑災的還是得賑災,該幫著百姓重建的還得幫著百姓重建。
為此,崇禎皇帝又從已經捉襟見肘的內帑中拿出了五萬兩銀子,國庫之中也擠出了基本上已經算是最後家底的十萬兩銀子,換成各種求災物資。
如果照著這個節奏發展,崇禎六年的十二月份再來上一場隨便什麼樂子,崇禎皇帝的這個年就算是不用過了。
然而怕什麼來什麼,墨菲定律在這時候又顯現出了自己的威力——在這個其他地區都不怎麼下雪的時節,京師又是一場大風雪,伴隨著大風雪的還有雷電,又是一連幾。
心中哀嚎不止的崇禎皇帝是真的想把上的神仙抓幾個下來扔詔獄裏麵去——大明到底造了什麼孽?這他娘的沒完了是不是!
不過還好,畢竟是大風雪,這玩意跟登州的雨雹和洮州的地震不一樣,隻要依著年初時的例子,把新軍和京營派出去及時的幫助百姓清理積雪什麼的也就是了,剩下的倒沒有多少需要花銀子的地方了。
然後就在崇禎皇帝為了這些破事兒頭疼的時候,卻意外的收到了溫體仁要求告老還鄉的辭呈。
如果單純的按年齡來,溫體仁現在已經是六十一歲,不算,但是對於一個內閣首輔來,這個年齡也不算是大,基本上是一個差不多的年紀。
隻要崇禎皇帝還願意讓溫體仁幹下去,溫體仁基本上可以幹到七十來歲,或者直接幹到死為止。
畢竟有句老話的好,人老精,狗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