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石覺得沒毛病,別那些個百姓了,自己看到啥新鮮玩意的時候不也是先想想能不能吃?
但是很明顯,這麼繼續吃下去是不成的,新明島上多少人也不夠死的不是?
馬石正在合計著這事兒該怎麼辦,朱聿鍵即又接著道:“還有這島上,當真是開毒物遍地。
倘若是外圍一些的地方倒也罷了,越往裏麵去,有毒的東西就越多,因此麵死的士卒和百姓十倍於亂吃東西而死的百姓。”
在新明島上吃飽喝足又待了兩,好好見識了一番的馬石才隨著鄭芝龍的艦隊一起回到大明。
對於朱聿鍵他們遇到的問題,崇禎皇帝也是感覺很蛋疼——大明本土倒是好,幾千年來什麼玩意兒能吃什麼不能吃,基本上都被摸索明白了,不至於出什麼太大的亂子。
倒是自己,自打穿越過來當了這個皇帝,金蟬這麼好吃的東西是再也沒指望吃了,除非哪個禦廚發瘋了才有可能在夏的時候吃上。
至於新明島,後世澳州的毒物可是出了名的多,而且毒性還很強,如果想要弄明白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估計沒個幾年十幾年的功夫夠嗆。
而這還是拿人命去試吃的情況下才行。
等到都吃明白了,再想把不能吃的那些個玩意都給清理幹淨,又得需要多年甚至於永遠都不可能清理的幹淨——要不然蟑螂這種神奇的玩意兒早就絕種了。
然後崇禎皇帝就想到了皇家學院裏麵的醫學院。
醫學院是個好東西啊,那些個禦醫基本上除了太醫院當值,剩下的時間都泡在了醫學院裏麵研究著醫學上麵的問題。
尤其是之前有大量的建奴做實驗,被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有很多。
比如牛痘,這玩意給人種上之後就能防治花,崇禎皇帝也可以放心的表示大明不會出個麻子皇帝了。
再比如血型,比如血管,比如某些型的手術,都開始被這些家夥們琢磨了出來。
當然,對於那些個為了試驗而死了的建奴什麼的,崇禎皇帝表示從心底裏感激——都是好建奴啊!
其實醫學上麵出現各種各樣的新手段和理論上麵的進步,崇禎皇帝表示一點兒都不稀奇,畢竟這醫學院跟71比起來也差不到哪兒去了,除了沒有研究些病毒生化武器以外,剩下的解剖什麼的可都沒少幹。
然後崇禎皇帝決定對於醫學院采取放羊加技校的模式來搞,一方麵隨便醫學院的這些家夥們怎麼搞,另一方麵則是把那些願意學醫的孩子扔進醫學院裏麵跟著學習。
當然,學習的同時也要打下手幹活當苦力才行,要不然老師們會真心教你真本事麼?同時也省得再雇傭傭人了不是?
劉興祚表示自己現在就跟那些個醫學院或者其他的皇家學院分院裏麵的學生一樣,都是被當成苦力來使喚的。
畢竟四十萬大軍照顧二十萬百姓不,還要帶著足夠一百萬人回來的物資,順便還有夠一百萬人過冬的棉衣——這不是苦力是什麼?
雖然軍人講究奉獻,講究個為國為民,可是這也太欺負人了,不是應該征發徭役的嗎?
然而再怎麼抱怨也沒有什麼卵用,該執行的旨意還是得執行,該帶上的東西還是得帶。
幸好在京城到山海關這一段有火車這種神奇的玩意,雖然慢了點兒,雖然晃了點兒,雖然難受了一點兒,可是好歹算是把力氣省下了不是?
等到劉興祚到了山海關之後,驚奇的發現從山海關到廣寧中後所的鐵路也修好了。
這下子更好了,少走一段是一段,從山海關到廣寧中後所這段路又可以在火車上麵晃了。
等過了廣寧中後所,劉興祚的運氣就算是用完了——從廣寧中後所到寧遠中右所的鐵路還沒有修好,剩下的路隻能靠著大家夥兒用腿往前走了。
畢竟現在建奴白奴昆侖奴什麼的每都在死,總感覺不夠用的樣子。
為此,遠在京師的洪承疇都在想著是不是從別的國家引進一些了——然後施鳳來替他解決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