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動動嘴,下麵跑斷腿,的就是現在這種局麵。
崇禎皇帝心情不怎麼爽,為了把老百姓們弄到遼東和奴爾幹都司去,可謂是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一起來。
但是崇禎皇帝原本沒打算著要強製性的移民實邊,最開始溫體仁等人所謀劃的強製性遷移計劃是被否決了的。
所以整個朝堂上下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強製性遷移百姓的計劃。
心情不爽但是有足夠資本任性的崇禎皇帝一發火,選擇了一邊利誘一邊強製性移民實邊之後,溫體仁和郭允厚就開始了頭疼。
頭疼從哪裏弄百姓去遼東,或者弄什麼樣兒的百姓去遼東,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把讀書人弄過去是應有之意,或者別管弄多少百姓過去,讀書人總得占據一部分的比例。
剩下的人裏邊,光是有錢的富戶不行,光是泥腿子也不成,就跟吃飯一樣,得葷素搭配著來。
再然後就是地區。
崇禎皇帝一句話,山東、浙江、福建、南直隸四個地區,但是具體到哪個州哪個縣?哪個莊子?各征多少百姓?
這些都是問題。
總之,頭疼的事兒從來就不會少。
崇禎皇帝也因此而感歎,皇帝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職業了——有妞有錢有權還任性,有什麼要頭疼的事情,有的是人替自己去辦。
但是有些事兒就不能指望別人替自己去辦。
比如衛所。
調派衛所去遼東這種事兒,往簡單了就是五軍都督府發出軍令,然後各個衛所該去遼東的去遼東,該去奴爾幹都司的去奴爾幹都司。
爪哇和滿者伯夷也一樣,雖然滿者伯夷還沒有完全落到自己口袋裏,可是那也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但是實際上,為了軍心民心,或者為了裝逼,崇禎皇帝選擇了自己去五軍都督府劃定的幾個衛所之中離京城最近的那個——遵化衛。
對於很多衛所,崇禎皇帝的印象並不是特別深,畢竟沒有親自帶著他們操刀子砍人。
但是對於遵化衛,崇禎皇帝的印象很深,因為在當初怒懟阿黃的時候,可是帶著遵化衛的那些老兵油子們一起操刀子砍過人的。
一路疾馳,崇禎皇帝對於路邊的風景根本就沒有什麼心思去欣賞。
已經過了秋,臨近入冬的時節,該落的樹葉也落的差不多了,一陣風過去,就是黃葉滿飛的模樣,倘若風大了一些,還會刮起一些樹葉打到人的臉上,而這時候,皇帝的身份也沒有什麼鳥用。
到了遵化衛之後,崇禎皇帝便直接馳入了軍營之中,校場上,數千遵化衛的士卒已經整齊的站立在當場,等候著他們心中無敵的皇帝陛下到來。
崇禎皇帝也懶得玩什麼形式上的東西,直接便登上了校場上麵的點校台。
一個皇帝,能帶著自己手下的馬仔砍贏別人,能讓自己家的百姓吃好喝好,就能得到軍心民心。
比任何的場麵形式都有用。
就像現在一樣,崇禎皇帝剛剛登上點校台,台下山呼萬歲的喊聲就響了起來,一眼望去,士卒們的眼睛中除了狂熱,還是狂熱。
崇禎皇帝很清楚,這種狂熱,不僅僅是因為自己這個皇帝的身份,更因為自己是他們的統帥,曾經帶著大明的士卒北征蒙古,東平建奴,一刀一槍搏出來的威望。
環視了一眼校場上麵的士卒,崇禎皇帝突然開口道:“都認識朕吧?當初就在遵化,朕帶著你們跟黃台吉打過一仗。”
台下鴉雀無聲,但是士卒們望向崇禎皇帝的目光中那種狂熱卻是更加的強烈。
崇禎皇帝也很滿意這一點,咳了一聲後又接著開口道:“朕今兒個來,不是吃飽了撐的,也不是閑的沒事兒幹了,而是有些話,想要跟大家一!
五軍都督府的調令,你們應該都知道了吧?”
崇禎皇帝的話一出口,台下的士卒們神色都是一黯。
五軍都督府的調令跟內閣和戶部他們的文書不一樣,從速度上來就是地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