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奴才必不負陛下厚望!(1 / 3)

烏思藏宣慰思和朵甘思宣慰司這兩個地方,換成後世的名字難免就會出一些問題,比如很有可能會遭到河蟹神獸的降維打擊。

但是在大明,這兩個地方也就是兩個普普通通的地方,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降維打擊的問題。

理論上來,直接調動當地和附近的大明衛所前去清場也不是不行,隻不過這兩個地方有些不可描述的存在,讓崇禎皇帝一直心有顧慮。

正好阿敏和莽古爾泰跳了出來,把這兩個後世的主子爺給調過去處理那些不可描述的存在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吧?

畢竟都是主子嘛,奴才們還是不要參與這些破事兒的好。

阿敏和莽古爾泰在接到五軍都督府調令的時候是懵逼的。

原本兩個人想著的是帶兵北上奴爾幹都司去徹底懟死多爾袞,或者把多爾袞再趕往更北一些的方向。

但是沒曾想,五軍都督府的調令根本就不是讓兩人帶兵北上,而是命令兩人帶著正藍旗和鑲藍旗經由好陳察哈爾西進,到涼衛衛之後再行南下。

而且還不是一路直行南下,中間還要在察哈爾部南下,兩個人帶著幾個親兵入京麵聖,之後還要在河套襖兒都司那裏停留駐紮整訓,為期三個月的集訓期過後才能正式裝備上火銃和火炮,然後攜帶這些裝備南下讚善王駐地。

大明在朵甘思宣慰司那裏一共冊封了八個王,分別是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和闡化王﹑護教王﹑讚善王﹑輔教王﹑闡教王。

眾封多建而統馭於朝廷的政策,在嘉靖年間來都算是比較到位的,無論是法王還是地方王,都是受朝廷冊封的,兩個地區也算是比較穩定。

但是後來,這兩個地方的管理就慢慢的變了味了。

倒不是法王和地方王開始作妖,而是和碩特汗國趁著大明沒有精力顧著這邊的時候開始作妖了。

換言之,烏思藏宣慰司和朵甘思宣慰司雖然還在大明的治下,但是對於之前建奴在東邊搞事情,萬曆年間又忙著三大征而無暇西顧,這兩個地方實際上等於是接受了和碩特汗國的統治,表麵上則是掛了一層大明屬地的皮。

如果是其他的皇帝,多半也就算了——反正地方還是大明的,本來就沒有多少稅收的破地方暫時隨他去,先搞定了其他的問題再。

但是對於穿越過來的崇禎皇帝來,這兩個地方不徹底的握在手裏就算是失敗。

難道還等著這些家夥們開始鬧事了再開始處置?

尤其是現在遍下都找不到一個敢跟崇禎皇帝個不字兒的大國家,這種在地圖上顯得極為礙眼的存在就讓崇禎皇帝無法忍受了。

沒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直接讓阿敏和莽古爾泰這兩個家夥去懟和碩特汗國就是了。

反正這兩個家夥的正藍旗和鑲藍旗大部分兵力也都是騎兵,用來對付和碩特汗國這樣兒的對手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給這兩個家夥裝備上火銃和火炮會不會帶來什麼麻煩的問題,崇禎皇帝就更不擔心了。

後世都他娘的快要涼了,這些敗家玩意也沒想著大力發展槍炮,連士兵的訓練都不到位,現在給他們用用怎麼了?

而且不管是火銃還是火炮,都是極為依賴後勤的存在——炮彈和火銃彈丸停止供應之後,這些玩意還不見得有刀劍更有殺傷力一些,就算是比燒火棍也強不到哪兒去。

一旦阿敏和莽古爾泰這兩個家夥有異心,直接斷掉後勤供應,他們還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出來?

阿敏和莽古爾泰實在是沒有想到自己兩個人還有能走進大明京城的那一。

上一次來京城是跟著腦子抽瘋的黃台吉來的,後來的下場不用多了,損兵折將,元氣大傷這些詞就是為了那一次而準備的。

這一次受到崇禎皇帝的旨意和五軍都督府的調令,反而正大光明的進了京城,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對於入京之後的一係列流程,在入京之前就已經有專人講過了,連入宮覲見崇禎皇帝的禮儀也有專門的太監過來教導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