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之事兒跟軍糧肯定是脫不了關係!
就大明皇帝登基之後這麼不停的作戰,消耗掉的糧食絕對是一個文數字!
通過緬甸自己出售給大明的糧食,還有大明這麼多藩國的數量,暗自推算了一番。
結論就是,這麼多的糧食,別是供大明的皇帝出征時禍害,就算是大明的百姓們啥都不幹,都足夠兩三年的用度!
然而一直沒有停下購糧的行動,是為了什麼?
儲備,故意消耗!
他隆王的腦子裏麵瞬間就冒出來這兩個詞。
儲備很好理解,就是為了以後打仗和時不時的災而儲備起來足夠的糧食,以便於應對缺糧的局麵。
至於故意消耗,隻怕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有意而為之了。
大明收購糧食的價格不上低,卻也算不上多高,能讓這些賣糧食的國家有錢賺,卻又絕對不會太多。
想賺錢,就必須得多賣糧食才行!
而通過賣糧食賺到的銀子,除去從百姓手裏收購糧食的成本之外,基本上又通過各種各樣的交易渠道流回了大明。
最後的結果,就是大明基本上沒怎麼花銀子,通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就解決了自己國內的問題,儲備了足夠多的糧食!
而這些國家,以及這些國家的百姓們得到了賣糧就能賺錢的路子之後,會做出什麼樣兒的選擇,用屁股想也能想到了!
大量的種植糧食!不去考慮其他!
從某些層麵上來講,他隆王認為自己必須得感謝大明的皇帝陛下——因為大量的收購糧食,讓百姓們認為安穩種地就可以了,不會再想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緬甸的局麵就很安穩。
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講,崇禎皇帝的行為卻又讓他隆王有些不寒而栗——當所有人都忙著種植糧食,還會有心情想其他的嗎?
答案是肯定的,當兵的不會想著打仗,而是會想著種糧食,商人們不會想著經營別的,而是販賣糧食。
當一個國家上上下下都在為了糧食而活的時候,這個國家基本上也就廢掉了!
他隆王自認為對這些事情看的很清楚,越想就越佩服崇禎皇帝的高瞻遠矚,也更加認定了自己內附的決定是正確的!
從南京到京城,一路上晃晃悠悠的大概花掉了十餘的時間,不比馬快,卻也沒有慢到哪裏去。
尤其是特製的火車車廂,就像是一個型的宮殿一樣奢華。
或者宮殿有些誇張了,因為受到麵積的限製,連正常百姓家裏的房子都比不上。
但是裏麵的設施卻是絕對能夠滿足一切需求,而且足夠奢華!
整個車廂裏麵都鋪著厚厚的羊毛毯子,幾個隔出來放了大床,類似於臥室的空間之外,是一個類似於書房的大空間,甚至於有擺滿了書籍的書架。
至於吃食上麵,就更沒有問題了,會有一節專門的車廂,裏麵有著高明的廚師烹飪出各種各樣兒的食物送過來,大可以吃個痛快。
在這樣兒的車廂裏麵,他隆王體驗到了比自己緬甸王宮裏還要更加奢華,更加安逸的生活。
而且這種火車不像是馬車一樣,晚上的時候還要休息,還要停下來喂食喂水,隻要不停的更換車頭和加上水還有煤,就能日夜不停的向前走。
或許短時間內沒有馬的速度快,但是真的從南京到京城這麼遠的距離下來,其實兩者的速度根本就沒有差多少!
當火車晃晃悠悠的來到了大明的京師時,他隆認為自己已經來到了堂!
一路之上經過的城池不算少,他隆王自認為已經漲了幾分見識,不再是一無所知的鄉下人。
但是眼前這座大明的京城,還是讓他隆王深深的認識到了自己的渺與無知!
如同亙古存在的巨獸一般盤踞在大地上,高高的城牆直立而起,穿梭不息的人流,是自己一輩子都不曾見過的!
而火車足足在大約兩息過後,才完全穿越了這堵厚厚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