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記曆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1 / 3)

見朱慈燝依舊不太明白,崇禎皇帝便耐著性子道:“其實白了,他們是在害怕,他們害怕朕,也在害怕大明。”

朱慈燝恍然,拱手道:“他們害怕我大明突然向他們動手?”

崇禎皇帝點頭道:“不錯,他們在害怕。其實不光他們,便是朝廷上下也在擔心,除了武將勳貴們高興,剩下的文臣們都在擔心朕會突然要對倭國用兵。”

朱慈燝道:“是了,現在我大明正在四處用兵,倘若再在倭國開戰,隻怕國庫要吃不消了。”

崇禎皇帝笑道:“孺子可教!子,你是幸運的,你皇伯父和朕,可沒有人來教導我們這些學問,等以後就藩了,好好對你國中百姓,好生的做好遼王。”

朱慈燝躬身道:“是,兒臣記下了。”

……

眼看著就要到了崇禎十四年,施鳳來卻精神了起來,根本就沒有要死的意思了——大概是崇禎皇帝親來探視,又讓施鳳來重新振作了起來?

就連給施鳳來把脈的禦醫都嘖嘖稱奇:“老夫行醫也有數十載,施大人這般情況,倒還是第一次見。

還記得老夫隨陛下剛至九州島時,施閣老的脈象輕按不得,陽虛氣陷,脈氣鼓動無力,分明已經是命不久矣之象。

如今施閣老的脈象卻是不浮不沉,節律均勻,從容和緩,流利有力,尺脈沉取不絕,分明有如常人,真是奇哉,怪哉?”

崇禎皇帝卻是哈哈一聲笑道:“施閣老的病既然去了,那便是好事,又何必糾結於脈象沉浮?”

言罷,崇禎皇帝又將目光投向了施鳳來:“施愛卿現在是如何想的?是繼續留在九州島,還是隨朕一起返回大明?”

施鳳來沉吟道:“臣如今已是八十有六,再難供陛下驅策,不如隨陛下回明,告老歸鄉罷。”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應道:“也好,回到大明之後,施愛卿便好生休養著吧,掛個內閣顧問銜,若是無事,朕自然不會讓人去打擾施愛卿,若是有事,施愛卿也少不得再為朕出些主意?”

見施鳳來點頭應下了,崇禎皇帝又問道:“對於倭國之事,施愛卿可還有什麼要的麼?”

本來崇禎皇帝連施鳳來的諡號什麼的都已經想好了,結果施鳳來好了,身體正常的簡直不能再正常,崇禎皇帝自然也就將話題轉向了倭國的事情上。

施鳳來斟酌著道:“啟奏陛下,臣原本擔心的便是我大明會突然之間對倭國用兵,故而留了書信給沈總督和李岩,如今看來,卻是用不上了。”

崇禎皇帝嗬嗬笑道:“區區倭國,若欲平之,不過是轉手之間的事,朕又豈會為了區區一個倭國而打亂了大明的計劃。”

施鳳來躬身拜道:“陛下英明。隻是,微臣始終搞不明白,陛下為何對於倭國如此仇視?”

施鳳來覺得自己得弄明白這個問題,憋在心裏好久的問題,必須得搞明白才行,反正自己已經到了現在這個年紀,多活一都是賺的,也不怕再觸怒崇禎皇帝了。

崇禎皇帝聞言,卻是陷入了沉思。

自己為什麼恨倭奴?

是啊,自己為什麼要恨倭奴?

比起倭奴,建奴屠殺的人數比倭奴更多吧?在億這個單位麵前,倭奴才屠殺了多少?簡直就跟純潔的白花一樣!

可是自己為什麼還是要恨他們呢?

想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才突然想通了。

自己就是恨他們,沒有什麼理由,就如同自己恨著建奴一樣,倭奴也一樣該死!

為了南京大屠殺,為了71的那些冤魂,為了倭國一次次的噬主,自己恨他們還需要理由嗎?

原子彈下無冤魂!

崇禎皇帝自認為做不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一樣。

這兩位先生是聖人,他們的家族中都有親人殉國,而且還有放棄名校而選擇參軍,成為第一批飛行員的家人。

可是這兩位先生,在美軍對日本進行轟炸的時候,保護了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築,林先生甚至以停藥為威脅。

但是,這兩位先生卻對北京古城牆以及很多古跡的拆除視而不見,或許是因為對於北京的古城牆見的太多了,看不到其中的價值?或許是因為對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築出於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