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後恨恨的將手中的杯子摔到了地上,伴隨著杯子粉身碎骨而來的,則是周皇後有些咬牙切齒的聲音:“好啊!這朱家的子和皇子,果然就沒一個是讓人省心的!”
周皇後大發雌威,剩下的一眾貴妃和妃子們頓時都低下了頭——皇後發怒,這時候跳出去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麼?
望著欲言又止的宜貴妃,周皇後忍不住冷哼道:“行了,別擺出那副可憐巴巴的樣子,熠兒被皇帝帶在身邊也不是什麼壞事兒,你擔心個什麼勁?”
對於宜貴妃的心情,周皇後很理解,但是理解歸理解,該訓斥的還是得訓斥——自己的兒子還不如老三呢,好歹老三是被皇帝親自給帶出門的,自己那個兒子倒好,跟老大一起離家出走!
生了半的悶氣之後,周皇後才開口安慰道:“行了,你也別太擔心了,就算是陛下不靠譜,好歹還有他姐姐跟著呢,再加上世澤那個孩子照應,熠兒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一想到自己那個女兒,周皇後的心裏就更不開心了——難道皇帝總女兒是父親的棉襖,這次偷偷的跑出宮去就帶上了自己的棉襖,自己這些大老婆就都被扔在了宮裏。
自己這些後宮的後妃們算什麼?坎肩嗎?
滿肚子悶氣的周皇後最終還是無可奈何的替崇禎皇帝收拾爛攤子,先是傳了英國公張之極,接著又傳了內閣首輔盧象升來議事。
盧象升一張臉簡直黑的不成樣子——知道皇帝不靠譜,可是誰能想到這位爺會這麼不靠譜?
這都多大了啊?這都當了爺爺的人了,怎麼還跟年輕時一樣兒的不靠譜呢?離家出走?
人家平常百姓家的家主都知道身係一家之責,除了那些不省心的孩子會鬧出來離家出走的戲碼,哪個家主會上演這種好戲?
偏偏崇禎皇帝就幹出來這事兒了,而且還是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一起離家出走的!
崇禎皇帝越看張世澤就越不順眼。
自己的女兒女扮男裝騎馬隨行,跟在旁邊的那個白臉實在是太礙眼了一些——誰允許你比朕還白的?
如果眼光能當成利箭來用,估計張世澤已經變成刺蝟了!
恨恨的冷哼了一聲之後,崇禎皇帝幹脆不再關注自己家的大白菜和老張家的那頭豬,雙腿輕輕磕了磕馬腹便再次向前而去。
崇禎皇帝打算出海,一直憋在京裏是不可能的,一直留在後宮裏更是不可能的。
那些娘皮三兩頭的就琢磨著讓自己繼續納些妃子,這是打算把朕給榨幹了好讓朕沒辦法出門浪?
睿智如崇禎皇帝,早就看破了那些娘皮們的打算,才不會上當——再接著納妃是不可能的,以後都不可能再繼續納妃了。
還有盧象升那個糟老頭子,真以為自己沒辦法出海了?不通過大明的海軍出海,內閣能有什麼辦法?
朱聿鍵那些在新明島的藩王們,手裏也是有艦隊的!
雖然那些藩王們手裏的陸軍不怎麼樣兒,戰鬥力僅僅比英格蘭的蠻子們強了一點兒,但是他們手裏的艦隊牛逼啊,清一色的福船跟寶船,沿著海岸一直航行不就到蘇伊士運河了?
過了蘇伊士運河再繼續沿著北半邊的海岸線航行,到達英格蘭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不存在自己去不了英格蘭的可能。
等到了英格蘭,自己一定要好好指點一下大明的士卒們,什麼叫做火燒倫敦,什麼叫做三光政策!
跟著崇禎皇帝身後的王國興有些愁眉苦臉的意思。
哪怕是用腳後跟想都能想到,等到這次從海外歸來,自己肯定討不了好兒去,就算自己不怕盧象升和張之極那兩個大佬,難道還不怕皇後娘娘?
這次陛下出宮,自己沒有通風報信也沒有阻攔,估計回來之後要被好一通收拾了。
心中正在轉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王國興突然就聽崇禎皇帝道:“唐王那邊有沒有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