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敢摸著良心,用政仁的腦袋來發誓,自己的意思很簡單,當然是操刀子砍人——這都多少年沒有親自操刀子砍人了,技術都快生疏了!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幾乎可能是自己人生中最後一次帶兵征戰了,如果錯過,自己以後還會有機會再領兵征伐嗎?
當淩晨三點半左右的時候,隨著斥候回報過來關於英格蘭軍隊向這邊進發的消息之後,原本就沒有睡意的崇禎皇帝頓時變得更加精神了。
連聲喊著王承恩去備馬,崇禎皇帝則是帶著張之極等人走出了大帳,來到了陣地上。
空中飄揚著牛毛般的細雨,離瓢潑大雨還遠的很,用帶著詩意的句子來形容,大概就是沾衣欲濕杏花雨。
有沒有杏花不太好,崇禎皇帝不太清楚,再加上淩晨三點多黑乎乎的夜色掩蓋,照亮的火把和火堆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視線能夠看到的距離有限,就更加的弄不清楚有沒有杏花了。
但是沒關係,詩意嘛,這玩意是得意會的,不一定非得有杏花——就像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能體會那種意境就行了,真讓你瞧個三千尺的瀑布,你確定你敢去瞧?
沾衣欲濕的牛毛細雨確實挺有詩意的,無論是戴了鬥笠或者是撐著一把傘,邂逅上幾個年輕貌美的娘子,當真是人生之大樂也。
然而陣地上沒有貌似美如花的娘子,除了一群摳腳大漢之外,還是摳腳大漢,指望他們理解詩意和浪漫是不可能的,他們感興趣的隻有操刀子砍人然後撈軍功。
崇禎皇帝自然也知道這些丘八們都是什麼德性,所以才在剛到這裏的時候就發下去了大量的肉食,給這些丘八們加餐。
在陣地上來回巡視了一圈之後,崇禎皇帝才帶著張之極等人又回到了後方:“都準備好了?”
張世澤躬身道:“啟奏陛下,所有的大盾都已經發了下去,牛皮帳篷也已經準備好,就算是英格蘭蠻夷這一回準備的全部是長弓手,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事情也如同張世澤的那般。
克倫威爾這一回也算是下了血本了,搜羅來的三千長弓手和兩千騎士基本上都派出來還不算,就連箭支和裝備也是給的足足的。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三千長弓手在剛剛抵達距離大明軍陣兩百米的距離時,大明的軍陣就已經張開了大盾,所有大盾不好覆蓋的地方也全部撐起了牛皮帳篷。
幾乎是在瞬間的功夫,三千支長箭就被長弓手們拋射到了空然,然後帶著尖銳的破空聲紮了下來,劈裏啪啦的打在盾牌上,然後又無力的滑落到一旁。
偶爾,也會有幾支長箭會射穿大盾中間的牛皮帳篷,射到士卒們的身上,大部分人是胳膊上中箭,也有幾個倒黴蛋被貫穿了脖子。
神臂弓同樣對射了回去——就像電影裏麵那樣,鋪蓋地的箭支就像是蝗蟲一樣,直接對著英格蘭長弓手們飛了過去。
第一排的英格蘭長弓手幾乎瞬間就被紮成了稻草人,然後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
神臂弓用的箭支不同於八牛弩的粗大,反而更細更短,比正常的羽箭都要細一些,否則沒辦法保證四百米的射程,這就造成了神臂弓隻能密集性的射擊,否則殺傷力不足。
兩支使用不同弓箭的軍隊開始了對射。
崇禎皇帝和張之極等人站在陣地的後方,麵無表情的望著眼前這一幕。
南禦林衛的軍陣中,死了的士卒很快就被後方的救援隊抬走,受傷的傷兵一聲不吭的退下去包紮,身後的同袍則是接過了他們手中撐著的盾牌和牛皮帳篷,
沒有混亂。
崇禎皇帝以為自己看慣了生死,心腸早就成了鋼鐵,但是在麵對這一幕的時候,眼角還是忍不住濕了。
任何一支軍隊,當戰損比超過了十比一之後,往往會崩潰,很少能有軍隊打破這個定律,不是沒有,而是極少。
崇禎皇帝相信,如果是在大明本土作戰,大明的將士不止可以承受十比一的戰損比,哪怕是二比一甚至全軍覆沒,也不會有人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