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1 / 3)

仔細想了一下另外一種可能的存在,然後朱慈烺額頭上的冷汗就冒了出來。

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想的——當大明不需要倭國存在的時候,倭國自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比如歐洲、莫臥兒、奧斯曼這三家都唱了涼涼之後。

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強漢哪怕是到了自己都四分五裂要唱涼涼了,依然可以吊打那些外族。

今的大明與強漢何其之像!

與強漢不同的是,強漢在北擊匈奴、東征朝鮮、南伐百越和西南夷、西拓西域的擴張中無數場勝利的背後是“武帝之末,海內虛耗,戶口減半”,而大明並不存在這些問題,“國庫日豐,戶口日增”才是大明眼下的最好寫照。

可是,當失去了敵人之後呢?強漢之所以自己玩死了自己,跟他失去了所有的外敵也不無關係。

大明現在好歹還有歐洲、莫臥兒、奧斯曼這三家敵對勢力,但是隻要是長了腦子,稍微一想就能知道,這三家很可能撐不到自己登基的時候。

然後大明會不會麵臨強漢時自己玩自己的局麵?

看著額頭上不斷冒出冷汗的朱慈烺,崇禎皇帝突然笑了:“怎麼樣兒,想到什麼了?”

見朱慈烺有些遲疑,崇禎皇帝幹脆鼓勵道:“放心大膽的,你是我大明的太子,畏首畏尾的像什麼樣子?就算是惹朕生氣,難道朕還能再像以前一樣把你吊起來抽?”

朱慈烺強忍下想要伸手撓一撓後背的衝動,躬身道:“父皇,若是我大明以後沒有了外敵,兒臣擔心會如強漢一般?”

崇禎皇帝嗬嗬笑道:“看起來,你這些年的書沒有白念,總算是有幾分腦子。可惜,你忘了一件事。”

朱慈烺一臉懵逼的問道:“請父皇明示?”

崇禎皇帝道:“大明現在是成本轉嫁!”

見朱慈烺一副好奇寶寶萌新的模樣,有機會在兒子麵前裝逼的崇禎皇帝心裏自然是大寫的爽:“所謂成本,就是大明這個國家興盛起來所需要的一切,諸如人口和賦稅等等,全部是成本的一種。

而所謂轉嫁,就是將這些成本全部轉移到其他國家的頭上去,需要損失的人口讓他們損失,需要付出的金銀財寶讓他們出。

至於轉嫁成本的手段,包括但是不限於軍火買賣、福壽膏和棉籽油買賣、大明間接或者直接插手戰爭。

祖龍大修了六國長城還有直道,漢武北征匈奴,隋煬修了大運河,這些大規模的財政支出最終影響到了國家的穩定,因為國庫裏麵沒有那麼多的銀兩,所有的成本最終被攤派到了百姓身上。

知道不知道朕剛剛登基的時候是個什麼樣子?東邊有建奴,東南有荷蘭蠻子,南邊諸藩也是表麵老實背地裏各自齷蹉,大明朝堂上閹黨和東林黨人腦子都能打成狗腦子,再加上不斷的災,那才是真正的內憂外患。

可是現在呢?朕修建的直道和鐵路加起來,數倍於長城和秦直道,朕打下的疆土比之漢武北擊匈奴所得還要大上數倍,朕大修的河道是大運河規模的兩倍,而民未加一賦。

知道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有什麼好處吧?《荀子·王製》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朕深以為然也,所以朕不僅不加賦,還幹脆免了賦,隻收商稅。

下萬萬百姓之中,民幾何?商幾何?商人被收了稅,縱然再如何不滿,他們有膽子造反麼?看看史上曆次朝代更迭,哪一次不是因為百姓活不下去了才地反覆的?

所以朕要告訴你的是,如果商稅不足以支撐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將所有的成本向外轉嫁,而不是從百姓身上找補。

當你知道如何將成本轉嫁給其他的國家,用他們的血肉來完成大明的興盛之路。

朝鮮的綾陽君和緬甸王他隆是真正的聰明人,跟尚豐王不同,尚豐是單純的想要尋求大明的庇護而請求內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