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算計不敵人心(1 / 2)

在一眾浮躁的僧人裏,覺遠顯得很是奇怪。

所有人都好武,他卻似乎一點都不在意;

所有和尚都想變強,就連張君寶都想學武不受欺負,覺遠受盡了懲罰磨難,卻似乎從來都沒有在意過,有時甚至故意坐在烈日下苦修,根本不覺其苦一般。

張君寶悟太極的啟蒙,就是覺遠所寫的一路《氣功心法》,應當是他感悟所得。

葉書這時一見覺遠,登時就是一愣,對方看到自己,拿佛珠的手,也是一定。

一者滔殺戮,眉鋒如劍,並無一絲曲折;一者滿心慈悲,慈眉善目。

雖是不同的氣質,卻都是一般的過人心性。

覺遠不是個喜歡看熱鬧的人,這兩雖然也聽了葉書的事情,卻沒去看,沒想到葉書的心性修為,竟然達到這種境地。

“善哉善哉,師弟,你這下山幾年,雖然殺戮甚多,總算沒壞了修行!”覺遠讚道。

葉書笑了:“總是有些影響的,正想跟你學學修心之道,聽你修心有成,自創了門氣功心法……”

“好好……”

……

好,那就真的好。

少林寺將那些絕學當寶,連葉書、眾武僧這些“自己人”,都限製著傳授,但覺遠這邊自創的《氣功心法》,卻是沒有任何限製。

葉書拿到那卷竹簡時,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竹簡上的字,很粗陋、甚至不上是書法,但由覺遠寫出,其一字一句,卻滿蘊他對於修心的理解。

這樣一卷竹簡,比七十二路絕學齊送到自己麵前,還要讓葉書驚喜,畢竟他之所以來《太極張三豐》的世界,就是為了解決自己心性上的麻煩的。

由是此故,葉書每日裏就是拿著竹簡,品味其上的文字,連帶著身邊的張君寶,也因此受益匪淺。

……

“視名利如過隙,視前程如夢境,清靜為下正……”

葉書已經多日沒練拳了,反倒是每拿著毛筆,在那裏練字。

“名利過隙,前程如夢,這是覺遠這一路的心照吧?

他在寺內,不爭不奪,不搶不偷,視名利於無物,看似白白虛度時日,既不練武,也不爭奪名利,可在此途中,他已經得到了內心寧靜……”

葉書一邊寫著,一邊品味著其中真意:“‘清靜為下正’這句,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

清淨為下正。

《氣功心法》裏的感悟,不拘是自己所悟,還是先賢所言,順手撚來,毫無顧忌,不分你我,既不求全篇自悟,也不盲目崇拜聖人言語,這份心境上的逍遙,卻是已經勝我許多了……”

思及自己時不時,還為一些事影響心境,葉書對覺遠,更加欽佩。

整間屋子,到處都是方正的字跡。

開始時,字跡間還有些浮躁,隨著葉書越來越有感懷,每一筆每一畫,都沉凝起來了。

隻是沒有覺遠那般,一筆一劃間,都飽含自己對於“道”,或者“佛”的感悟罷了。

張君寶似乎對此很是癡迷,這些時日,也常來學,也抄了一份氣功心法,每日裏品悟,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