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兩年前那個進入總決賽的西雅圖超音速相比,1998年隨著肖恩-坎普的離開,文-貝克的到來,球隊的風格顯然會隨之出現變化。雖然兩人都是身高6尺10左右的大前鋒,但肖恩-坎普球風硬朗暴力,進攻端、防守端都具備很強的活力。雖然有著關鍵時刻疲軟的毛病,但在內線競爭激烈的西部,坎普的表現往往決定了超音速賽季的上限。
貝克就不同了,貝克是技術型的內線,身材瘦長,無論爆發力、速度還是彈跳都比不上坎普。但他的進攻技術更加全麵,陣地戰背筐、麵筐把握更大一些。超音速一方麵是覺得坎普打球態度有問題,而且多年下來始終沒有質的提高,所以想換成貝克這種更加年輕的技術型內線,希望能做出一些改變。
可是第一場比賽就遇上波特蘭開拓者,遇上增重的甘國陽,真的是讓超音速的管理層和喬治-卡爾為文貝克捏把汗。比賽剛剛開始,甘國陽就在內線大力灌籃得手,過去換成坎普,要麼在進攻端還甘國陽一個扣籃,要麼剛剛就跳起來直接上去犯規了。
文-貝克不同,開場第一個球,讓甘灌就灌了,無所謂。來到進攻端,司職中鋒的文貝克低位要球,佩頓把球吊給了貝克,接球的位置和籃筐還有一定距離。
貝克一個轉身背筐轉麵筐,因為在這個距離背身他沒有把握硬吃甘國陽,想著麵筐利用腳步來打。開拓者開場守的一對一,空間拉得比較開,反正甘國陽在是不需要協防的。
貝克麵對甘國陽,采用左手斜45度運球往三秒區切,這是他常用的進攻手段,利用熟練的運球切到內線,再用腳步或者近距離的跳投取分。但甘國陽步子跟地很快,貼地不近不遠,保持著合適的距離,用大長胳膊進行有效幹擾。
當貝克殺到三秒區的時候,正對著籃筐,想再進一步,發現不行了,甘國陽已經把正麵給封死了。貝克運球轉身往回撤了兩步,想再回去殺個回馬槍,這回甘國陽卻突然上前緊逼。貝克沒辦法,隻能把球傳導到外線,溜了一圈,浪費了十秒鍾。
防守經驗老道的甘國陽一點機會都沒有給貝克,球傳出去之後佩頓想和貝克做一次中路擋拆配合,防守佩頓的波特一個繞過,把中路三分線外放空,你佩頓有本事就投。
佩頓是沒本事投,可他不得不投,剛剛貝克一圈消耗下來,已經沒有時間了,隻能調整一下在三分線外出手。
不過佩頓的三分一如既往的不靠譜,甘國陽翻身霸占到三秒區,判斷這個球應該是投地太短,而且弧線很平,應該不會崩太遠。守在籃下,果然球砸在籃筐前沿落了下來,甘國陽沒怎麼跳就把球收入了懷中。
甘國陽這麼多年的籃板王不是白拿的,除了身高、臂長,和早期對落點判斷的天賦外,後期甘國陽就開始仔細研究聯盟裏球員們投籃落點的規律。像佩頓這種投籃弧線比較平,一歪就歪地特別沒譜的,屬於比較好判斷的類型。
拿下籃板後,甘國陽把球傳給了波特,開拓者開始了反擊。開場開拓者的戰術思路很明確,就是主打甘國陽這個點,既然沒有了薩博尼斯,那開拓者就要回到80年代的老套路了,從內線打起。
甘國陽在左側低位要位,和文貝克那種文質彬彬的要位不同,甘國陽下重心凶猛地往籃下擠,球傳到他手上,甘國陽第一時間翻身運球走中路,然後壓著文貝克,右手一個小勾手,命中。
超音速球員還想上來包夾,可是甘國陽這個要位太深,啟速太快,出手太容易了,包夾根本跟不上。很明顯,文貝克防甘國陽實在是頂不動,要位一要一個準。當年坎普在力量和爆發上還能擋一擋,換了文貝克是真擋不住了。
而進攻端,文貝克在打法上和坎普全然不同,第一次強攻沒有得手,超音速轉移了進攻重心,讓佩頓覺著屁股在左側的低位往裏拱,一邊拱一邊觀察隊友的跑位。文貝克和薩姆-帕金斯在45度完成了一次交叉換位,從中路往裏切,佩頓一個背後的擊地傳球到文貝克手上,貝克抹進了內線,直接左手上籃!
一個勢在必進的進球,卻在甘國陽的幹擾下偏出,從籃筐邊緣滑下下來。帕金斯衝進籃下,搶到了前場籃板,拋射,又被傑梅因-奧尼爾一巴掌扇出了底線!
兩次近在咫尺的攻籃,被開拓者一老一少兩個內線化解,球權還在超音速的手上,可他們的首次得分看起來有些困難。佩頓在外線發球,球傳到了三分線外施拉姆夫的手中,施拉姆夫拿到球直接就扔了,結果還扔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