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參加會議的,有省市政法係統的行政領導,有社科部門的理論權威,還有省會媒體的記者隊伍以及四海商場管理層的少數代表。李佑事先交代市局的職能部門,要保障座談會場麵熱烈,效果優良,寧可人多坐不下,不空場內一座位。所以,市局機關提前來了好多“會托”。先坐在場內,有人找座位時,再起身閃開。沒座位了,就站在禮堂門口,或立在邊廊裏,踮起腳跟兒往裏張望。
其實,“會托”也是李佑的一大發明。他分管民政工作,上任不久,他拉市長鄭硯池參加全市民政會議。因為市長要親自參加會議,李佑特地囑咐民政局長,全係統人員都要參加,人不夠的話,上外邊雇人當托兒,也得把會場撐起來。
鄭硯池一路走過去,見會場外停了不少車輛,有的轎車車體上的“××市殯儀館”的招牌大字,映入鄭硯池的法眼。他在台上,碰碰端坐在身邊的李佑,小聲調侃說:“市長給你當托兒還不夠?你還叫火葬場的小鬼兒來捧場?你到外邊看看,殯儀館的車不少呢,大字醒目駭人。外人不知,還以為我們給誰開追悼會呢!不怕陰盛陽衰啊你?”
市長點了李佑的麻骨,李佑罵了民政局長。民政局長驚出一身冷汗,逮住殯儀館的“死人頭兒”熊了一頓:“今後不管開啥會,你們都不要再開這種車!”
“死人頭兒”能耐通兩界,從此,市殯儀館的車,除了接屍的車外,其餘的車輛都改噴成“××市民政局”的字樣。“會托”行頭換了換,人洗了洗,“會托”入會,從此平安無事。但有關“會托”的新聞不脛而走,在市直機關傳得沸沸揚揚。雖然都是笑談,但大家在笑談中,都不約而同地用“會托”的辦法,托會,撐會。
如今,敲擊“會托”現象的市長鄭硯池已經下台,被敲的副市長兼公安局長李佑,仍舊用“會托”烘托會議氣氛。當座談會開始的時候,市府小禮堂內外,大小過道已經人滿為患,與會人員多如牛毛,像參加明星的婚宴一般。
李佑在座談會開始前的幾分鍾,才驅車進入市府大院。他下車往裏走,剛過旋轉門,一眼看見民政局長。兩人握了手,李佑說:“我們開個理論研討會,你不捧捧場?”民政局長苦笑了一下,大概又想起上次“會托”的事兒,半難為情半開玩笑地說:“不中吧?”李佑說:“咋了?我們可是沒少幫你民政的忙呀。”民政局長說:“這我當然知道,我是說,我剛從殯儀館出來,滿身陰曹地府的晦氣。要不是辦公廳有急事找我,我辦事兒一般都先打電話。”李佑也笑笑:“你耍滑頭吧你!”民政局長說:“不敢,李市長,我不想混了我?”
為了減少環節,直奔主題,李佑安排市局政治部,將“12·6”大案的發生和破獲情況,以文字報告的形式,提前散發給了與會人員。李佑的講話,是在大家讀過文字報告之後開始的。他圍繞案情,講了趙錫成一夥人的作案經過和凶狠殘暴,又聲討一通四海商場,旁敲側擊一些領導不可推卸的責任。之後,他話鋒一轉,把大家的關注點導向另一個話題。
“如果說,‘12·6’大案的告破,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那麼,我們的閃遇春同誌,就是火眼金睛識破牛魔王的孫大聖。他維護了我們公安的尊嚴。我作為副市長兼市局的一把手,我願意坦率地告訴大家兩點:一、對閃遇春的表揚獎勵,怎麼做都不為過;二、市局研究決定並報上級同意,閃遇春同誌,將破格提拔為火車站地區公安分局副局長。他的破格提拔,是眾望所歸。閃遇春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自豪。所以,派他到治安老大難的火車站分局出任副局長。”
說到這裏,李佑帶頭鼓掌,並示意閃遇春到台上去,作即席發言。並給他撐腰打氣:“小閃,你隻管講。講對了,是你的;講錯了,是我的。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公安幹警同誌們,凡是不願當‘飯桶’‘笨豬’的,就請你謙虛聆聽閃遇春同誌的發言。”
閃遇春鎮定自若地站在麥克風前,即興發言。使李佑和與會人員深感意外的是,閃遇春的發言,不但徹底脫離了李佑設想的框框,更有甚者,他主張的治安理念,竟然和李佑搞的一套相悖。有不少東西,還和李佑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