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孽龍潭邊
麻煩各位看完順手收藏一下!
*************************
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曾經寫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似乎但凡山清水秀之地,往往藏龍臥虎,仙人隱居,異獸藏匿。
在中原大地中,就有這麼一座羅霄山脈,巍峨高聳、連綿百裏。最高有南北兩峰,高聳入雲,平日裏隻見白雲環繞,不識山頂真容。羅霄山山林密布,珍禽異獸,在所有多有,飛瀑奇岩,幽險奇峻,天下聞名。而更聞名天下的是,此處便是正道第一門派――常陽派的所在之地。平日裏,附近的百姓常見那些得道的高手們,馭劍穿雲而行,更是敬之為仙人。
而在羅霄北山,無數溪流自高山緩緩流下,越聚越多,終在高山之上,宛然凝聚成了一座高山湖泊,猶如天池,又宛如碧月落在了高山之山,人稱‘孽龍潭’。
湖邊高山環繞,其中北麵有一座山峰更是高聳入雲,便是羅霄山的北峰‘紫淵峰’所在。湖中水波粼粼,太陽照在湖麵上,時時騰起淡淡的輕霧。湖水從東邊的一個缺口緩緩溢出一百丈到達溢出懸崖之後,便從上飛流而下,直墜山穀,高達數百丈。穀中水霧繚繞,形勢蔚為壯觀,數裏之外都能聽見轟鳴之聲。
雖然此潭深不見底,而且名字中也有一個‘龍’字,但是千百年來,卻無人知曉,也無人見識過此地是否是有真龍藏匿。隻是傳說千百年前,曾有一位道法高深的仙人,將一頭洪荒孽獸――孽龍鎮壓於此潭中。
這個故事便是發生在這一山一水之間。
**********
時間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
中秋節前的一天下午,一切都如往常一般的寧靜,突然羅霄山附近的大地好像輕輕地抖了一下,隻是這麼輕輕的一震,便又安靜了下來。
沒有雞飛狗跳,人們甚至都一絲感覺都沒有。
在羅霄山南麵的常陽峰上,沒有風,大殿屋簷角上的風鈴卻輕輕的擺了一下。大殿後麵一間淨室中,一位正在閉目養神鶴發童顏的道長,突然眼睛一睜,眼中閃過一絲憂慮,眉頭微微皺起。許久之後,道長搖了搖頭,輕輕的歎了一聲,重新閉上了眼睛。
羅霄山腳下有座雙河城,城中流人如梭。
繁華的大街後麵有一處僻靜的小院,在小院的角落中,一間木房,門窗緊閉,一位中年文士正在奮筆疾書。突然,中年文士停住了筆,眼睛一亮。麵目,有些興奮,但又有些疑惑。
山風依然輕輕的吹過孽龍潭湖麵,一個大大的氣泡,從湖底慢慢的浮起。當氣泡剛剛浮到水麵附近時,突然炸了開來,泛起的層層漣漪,向遠處傳了出去。氣泡中釋放出來的那一絲黑氣,也隨著輕風慢慢的消散。
**********
在羅霄山的南主峰常陽峰的山腰上,有一座著名的大道觀,名叫‘常陽觀’,大小道士數百人。由於常陽峰周圍方圓百裏的百姓都虔心向道,此觀的香火也鼎盛異常。
此時在道觀後的一處雜役住的小院中,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修理門窗。一個身穿紅衣的小姑娘,眉目甚是清麗,一蹦一跳的從院門口跑了進來,一條長長的辮子,在身後晃來晃去。
小姑娘跑進院門看見中年男子,親切的叫了一聲,道:“楊大伯,您好啊,怎麼好幾天不見周大娘啊?”
那個叫楊大伯的中年男子抬頭看了她一眼,微笑著道:“是啊,周大娘前幾天回娘家了,小嫣今天怎麼沒有去練功,就回來了啊。”
“我回來看一下爺爺,一會兒就去。”那個叫小嫣的姑娘一邊回答,一邊跑進了院門旁的一個房間。
片刻之後,隻見小嫣又跑了出來,好像在找什麼人,四處看了看,對這中年男子問道:“楊大伯,您看見我爺爺了麼?”
楊大伯聽了,想了想道:“哦,我剛才好像看見他出去了,不過不知出去幹什麼了。”
“哦,謝謝楊大伯了”,說完,小嫣幾步跑到院門口,伸頭朝院子門口左右看了看,又回身一屁股坐在院門的門檻上,雙手撐著下巴,眉頭微鎖,一臉疑慮的樣子,嘴中自言自語道:“爺爺到底上哪去了呢?”
**********
‘孽龍潭’北麵的‘紫淵峰’山腰有一間小木房。小木房依山伴湖而建,房屋甚為老舊,木牆上爬滿了滕草,房頂雜草叢生,沒有修葺,好像故意偽裝一般,幾乎與旁邊的環境融為了一體。房前屋後都是高大的樹木,蒼勁挺拔,枝葉茂盛,隻有門前一塊小草坪,卻在這陡峭的山勢中顯得比較平整,可能是經過人為的整理。這看似平常的一間山林小屋,位置卻是極佳,從遠處根本就看到一點小屋的痕跡,但是站在這門前的小草坪,透過粗壯的樹幹,卻能將這滿湖的景色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