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宋好男人》更多支持!
用老裏正家的銅鏡照了照,看不清楚。從那一天和老裏正說話時就發現了一個很異常的事情,自己的手竟然小了一圈!後來又發現自己的身體好像也小了一圈。這可是要命的節奏!在現代自己可是三十多歲的大叔,雖然十五歲定形了一直沒有長高,可身體還是很粗壯的。現在是什麼情況?站在臉盆邊上,被雷得不輕。自己麵孔現在居然和現代十五六歲一樣!陳四兒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也許是哭笑不得?不過這樣也不錯,至少讓人不覺得有危險,明天去縣裏也就多了些可能。收拾好自己,拿著一個書友送的論語放到包裹裏。想了想,又從帆布包裏拿了一根帶過來的玉米和一個紅薯放進包裹。說起來也挺幸運,這些東西放在帆布包裏背著就沒有掉,不過古時候的人不知道背包,所以也不敢動。而現代人必不可少的手機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過想想也就通了,那樣的情況下,放在口袋裏會掉很正常。長溪縣屬福建路的福州府,典型的麵海靠山沿海地區。不過這時候的長溪有多少人口和地理麵貌就不是他這個來自未來的小白能知道的了。再說也沒有必要知道是吧,他這樣對自己說。懷著一絲憧憬幾分不安,坐著裏正派人趕的牛車走了。看著土牆青瓦漸漸遠去,陳四兒擦然一笑,和趕牛的大哥聊起了天。可能好奇心古人就有之,在村裏的幾天,身邊從不缺問東問西的人。從毛頭小子的外麵的大海是不是和這裏一樣的,到老頭子美洲是什麼樣的。雖然不厭其煩,但也有點親切的感覺。畢竟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宅男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並不是因為宅而宅,而是交流不了才宅著。正好,這裏的人雖然都看著蠻彪悍,不過也很好相處,加上這個小家夥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應該也是飽學之士,所以一些人懷著敬重的心思向他請教來著。忽悠嘛!這時候趕緊忽悠。他可是記得九十年代時海邊的村莊打架可都是用漁船架土炮火銃配馬刀的,同學們聊起來都心有戚戚。現在有這麼淳樸的漁民讓自己白吃白喝那還不說好聽的!憑著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還得鄉親們照應啊!況且這個叫大頭的人雖然高大魁梧又沉默寡言,但又很好相處,也是要不然裏正幹嘛這麼放心把自己交給這個家夥照顧。不過憑著直覺,他認為這個大頭叔不是那麼簡單。但是他想想也就不管那麼多了,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也許以後少不得麻煩人家,現在套套近乎也不錯,畢竟跟著這麼大的塊頭的人後麵也比較放心不是!得感謝老媽當時給自己包裏放裏幾根紅薯和玉米啊!紅薯是窖藏的,玉米晾幹了的。老媽知道自己喜歡吃生紅薯,經過霜降之後的紅薯那個味道喲!還有烤玉米,煮熟了之後再烤烤,嘖嘖!抱著不知誰家拿的包,咽炎口水,忍住咬一口的衝動,自己能不能在大宋活得很滋潤就靠這幾個東西了,可不敢糟蹋了!一路上和這家夥吹牛打屁,把這兩樣東西誇得天花亂墜,可大頭雖然點頭肯定,四兒卻怎麼覺得他不是很相信的樣子!後世的鬆山鎮離縣城也不遠,不過這時候可沒有那時的交通條件,牛車走了半天,終於看到了城牆。這是一個小城,光看外城的麵積,也許後世的一個小鎮都比他大得多。不過走進城門,感覺就不一樣了。這裏的街道不是很寬,青石徹的路麵卻很幹淨。兩邊的店鋪或小販都井然有序,哪裏有那時候亂糟糟的場麵哦!南國特有的風情撲麵而來,陳四兒不禁想閉上眼睛好好的吸口氣,感受一下不同時空的氣息。也是他及時收住,要不明天村裏又有他與眾不同的傳聞了。小城沒有什麼大名人,所以也相對平靜。最討厭那種大城市了,樹林大了什麼鳥都有,一不小心自己可能會被殃及池魚。當然,這個時代也沒有剛什麼的爹,更沒有什麼一百時速的世家子弟。所以到衙門去也不肯能有什麼紅包之類的索要者。其實有裏正的保舉,可以直接到縣尉府中遞上拜帖的。可是四兒是什麼人?讀過那麼多史料,最明白一點,有些規矩還是要守的。今天走了關係省事了,明天後患無窮。自古地方官的關係最是複雜,就算是一點小事自己也馬虎不得,何況自己將要做得還是要送一個不大不小的政績!如果做得不好,自己也就不用再大宋混了。自己可是想著在這裏混出個小康的生活啊!不求三妻四妾,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老婆總該要吧!要不不就是白來大宋一趟了。如果不能把前世的光棍給套個花布袋,那真的丟盡穿越者的臉了!不過在他下決定之後,他沒有看到趕車的人欣慰的嘴角。按說縣衙可不是誰都能進的,可是四兒和那個趕牛的家夥一起進衙門時,門口的衙役既然沒有阻攔。正納悶間,一個衙役走到趕牛的家夥旁邊拱手叫了聲班頭才把這個神經有點大條的家夥嚇一跳:尼瑪!一個公安局長給自己趕牛車呢!這個叫大頭的中年人確實是捕頭,而且是有功名的捕頭。不過這家夥比較神秘,除了少數幾個人知道他的過往,很多人甚至他的真名都不知道。所以村裏很多老人都叫他大頭,並不是因為他頭大,而是他塊頭很大。根據四兒的目測,這家夥有一米九多的身高,加上魁梧的身材,跟那個斯瓦辛格有得一拚。況且大頭比較寡言,總給人一種木訥的感覺,就算大家都知道他是捕頭,卻也把大頭這個稱呼叫了好幾年。被領著到了縣衙後堂偏廳,一個小斯模樣的小童給倆人端上茶水說句“老大人就來,大頭叔稍等”就退下了。以前看小說都說古代的茶都是煮的,那味道就是一頓大餐,他還心有戚戚,所以四兒很小心。端起小瓷盞看了看,裏邊隻有茶葉末,聞了聞,嗯!沒有什麼別的味道,隻有一股濃濃的茶香。輕輕的抿了一小口,一道甘甜的茶味在嘴裏直下喉嚨。雖然和後世的茶味有很大的不同,但香味更甚。輕輕放下茶盞,這才環視了一周這個偏廳。古時候都有官不修衙的說法,不過看這個縣衙沒少修繕。長溪縣從晉太康三年(282)建溫麻縣,隋開皇九年(589)撤並於原豐縣。唐武德六年(623)複縣,改名長溪,不久遷治連江,改稱連江縣。長安二年(702),與連江分治,複置長溪縣。唐開成年間分設感德場(後升為寧德縣)。不過這時候的長溪縣衙也有不少曆史了,因為在海邊飽經海風的緣故,各處的油漆斑斑駁駁,脫落處的新油漆與舊油漆形成大大小小的落差。也有處新換的梁柱,牆壁上的木板有些已經被蛀蟲所蛀,與主廳相隔的一些布幔雖然陳舊卻也幹淨,而且一些繡花也難得一見,幾張木幾木椅有新有舊,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廳裏沒有什麼瓷器裝扮,幾幅字畫看來還是出自現任父母官之手,頗有名家風範。後世的東西見多了,也不阻礙四兒這個偽藝術愛好者鑒定一二。看來這個父母官還是挺清廉,陳四兒給縣令一個初步論調。可四兒卻不知道被他初步鑒定的父母官正在正廳觀察他。這是一個中等身材的健碩老者,看起來已經年過半百了,一身文士衣衫顯得有些年頭,五官端正不乏威嚴之氣卻給人一種慈祥的氣息。他身邊有一個裝扮相近的老者拿著一匝陳舊的書冊:“東翁,這就是那個陳四兒了。看王老的意思是要我們多照顧他。”“季文啊!看起來這個陳四兒出身不凡,這文檔裏記載的也許就是他的先輩了。相對於他的出身,我更期待的是立輔所說的那種可以食用的玉米。待我試試,如果真如陳四兒所說,那可是利國利民之物!”(我的小說《大宋好男人》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