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的孩子比較黏人一點,有時喜歡賴著父母。這個時候家長不耐煩了,就會一把推開孩子說:“你知不知道,你很討厭!”你不願意陪著孩子玩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說這樣的話來傷害他的自尊心?這會令孩子因為父母厭惡自己而憂慮。他未必知道父母討厭自己什麼,也不懂分析父母隻是不喜歡他黏人這個行為,而非討厭他本人。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釋,就會在孩子心裏留下陰影。
小孩子往往依靠父母來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從父母那裏獲得關於人和人生的認識,所以父母給予孩子信心和信賴,非常重要。可是父母們卻經常說許多貶損和否定的話,而從來意識不到它的傷害和嚴重後果,這是多麼讓人擔憂啊!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有出息,那就謹慎自己的言辭吧。貶損的話,一句也別說。時刻記住:孩子是你的,但是你無權傷害。
在人際交流中,我們也要記住——千萬別傷他人的自尊心。交往中的話語貴在讓人覺得高興,如果人家覺得難以忍受,不僅事沒辦成,而且人與人的關係會更糟。因此,了解內心,讓人內心清爽愉悅是說話的關鍵。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所謂“臉”,就是人的自尊。人如果沒有了自尊,那便無藥可救了。沒有自尊的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失去的,一種是叫人給毀傷的。對前一種人,領導者所做的努力或許很少,但後一種情況,當領導的卻要千萬注意。不少人的自尊心恰恰是被領導者毀傷的。
有些人由於工作上能力較差,時常做不好事情,反而給人添麻煩,於是每個單位都想將他調走,但似乎又沒有地方肯接納他。有的領導便會對人說:“他要是能調走,我磕頭都願意!”這種話便是傷人自尊心的。請看下麵這則惡語拒絕,毀掉同學情的故事:
周末,高一班的小蘭想去郵局取一個包裹,考慮到郵局離學校比較遠,怕耽誤過多時間,小蘭就向有自行車的同學張凱去借。他得體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後,不想卻遭到張凱的嚴辭拒絕:拉倒吧你,我的自行車又不是公共用品,整天你騎他借的。自行車是我花錢買來的,憑什麼整天為別人服務?你想騎?去別處借吧!”
他的話像一根根刺,一下子紮在小蘭的心上,把他氣得鼻子都歪了:“張凱,你不借就不借,說那麼多風涼話幹嗎?你嫌別人騎你的車,你心疼我理解,但我這是第一次向你借東西,你不能把惡氣都撒我身上吧?”張凱臉紅了起來,雖理屈詞窮但還強詞奪理:“我就是不借給你,你能把我怎麼著?哼,借給誰也不借給你!”“你……”小蘭氣得七竅生煙,“以後我再理你我就不是人!”說完,拂袖而去:
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總免不了要互通有無,這時候拒絕是經常會碰到的情形。上例中,張凱因心疼自己的自行車被同學們騎而拒絕前來借車的小蘭,這種拒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遺憾的是,由於他的話說得刻薄而過激,導致了同學之間感情的破裂,什麼“我的自行車又不是公共用品”,“自行車是我花錢買來的,憑什麼整天為別人服務?”“借給誰也不借給你!”等等,怎能不刺傷同學的自尊心,傷害同學之間的感情?
有的人本身並不低能,但因為做錯了事,也會引得某些人說出傷他自尊心的話來。比如:“你是什麼東西?”或者說:“你這種家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種話一出口,不是叫人心灰意冷,就是引起大吵大鬧。
調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很強的人,不論在什麼崗位上,都會盡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後於人。明智的人要保護他人的自尊心,還要想方設法加強他人的自尊心。比如,注意禮貌,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作為一個人與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適當的褒獎,讓他們有榮譽感等。
自尊心受到毀傷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屬於局部的,就是說,被害者的自尊心並未完全失去,他還能感覺到自己受了傷害,這樣他就必然記住傷害他的人,對之產生反感、厭憎乃至仇恨。
如果這個人是他的領導的話,他要麼積極地謀劃調離本單位,要麼便采取“不合作主義”。隻要是你說的話,你下的指示,他都不會盡心盡力、心甘情願地去辦。這樣,怎麼可能把工作搞好呢?
另一類是全部的,就是說,被害者已經全然失去了自尊。他甚至感覺不到什麼叫自尊心受傷害。他自暴自棄,自甘墮落,什麼烏七八糟的事都幹。
傷人自尊心是說話的大忌,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尤其要注意維護別人的自尊。隻有讓被求者心裏美滋滋的,人家才能真心實意為你說話。
7、喋喋之語,請立即閉嘴
喋喋:形容說話多;體:停止。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在所有阻礙家庭幸福與毀滅愛情的因素中,喋喋不休是最致命的。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尤其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因為你更易犯下這錯誤。你所經營的瑣事會讓你養此習慣,你求勝求美求和之切會讓你養此習慣,你心思細膩,愛把生活的帳記在心,會讓你養此習慣。高興時還好,不高興時,女人最愛翻老帳,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一並回想,話匣子怎能關上?
你總想用喋喋不休去說服別人,改變別人,引起別人的重視。殊不知自己的喋喋不休非但不曾使別人改變多少,不曾使自己的願望實現多少,反到讓別人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彼此激怒敵視。
還有在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話太多,整天嘮嘮叨叨說三道四,反反複複沒完沒了。老年人為何會變得喋喋不休呢?
生活中我們切記喋喋不休。如果有什麼煩心事放在心著實難受,想向對方一吐為快時,不妨把這筆帳先給他(她)記在本子上,千萬別記在心裏,讓它冷卻一段時間,叮囑自己待日後新老帳一起算。然而當日後想起算帳,拿出帳本看看,列數一遍,才發現所有的事早以不是先前那麼回事了,很難再找到喋喋不休的話題了。
多麼有益的語言和動機,在你不得方法的嘮叨中,對別人是一種殘酷的折磨,結果,隻有使得別人遠離開你。
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依琴妮 蒂芭女伯爵,雙雙墜入情網,並且,很快地結了婚。
他的大臣們紛紛指出蒂芭僅是西班牙一個沒落世家的女兒,可是拿破侖卻回答道:“那有什麼關係呢!”
是的,蒂芭她的秀雅,她的美麗,她的青春,她的魅力,她的一切已經使拿破侖喜不自勝,覺得自已太幸福了。他在寶座上,興奮的向全國宣布說:“我已挑選了一位我所衷愛的女子。”
拿破侖皇帝和他的新婚夫人具有一般美滿婚姻所必備的條件,健康、聲望、財富、權力、美麗、愛情,神聖的結合之火從來沒有像他們這樣熾烈又輝耀。
可是,沒有多久,這股熾烈、輝耀的火焰卻漸漸冷卻下來……終於隻剩下一堆餘燼。
拿破侖可以使蒂芭小姐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後,但是,他愛情的力量,國王的權威,卻無法製止她每日的喋喋不休。
嫉妒、猜疑,使她侮慢他的命令,她甚至拒絕與他做夫妻之事。她闖進他正處理國事的辦公室……攪擾大臣的機要會議。她不容他單獨一個人,總怕拿破侖跟別的女人相好。
她常會去找她的姐姐,抱怨她的丈夫……訴苦、哭泣、嘮叨不休。她常闖進他的書房,暴跳如雷、惡言謾罵……身為法國元首的拿破侖在擁有富麗堂煌的宮殿中,卻找不到一間小屋讓他能夠安靜的居住。
最後,蒂芭小姐的吵鬧得到了什麼?
被煩厭苦惱折磨下的拿破侖,在那以後,常於夜間,由宮殿的一扇小門潛出。他用一頂軟帽遮住眼部,由一個親信侍從陪著,去與能夠善解人意的另一位美麗女人幽會,或者在巴黎城內漫遊。
愛情不能在長久的喋喋不休的吵鬧中存在。蒂芭小姐放聲哭訴說:“我最害怕的事,終於臨到我頭上。”
這個世界上,男人喋喋不休占少數,大部分是女人們在喋喋不休。
為什麼?
當一個美滿的家庭渡過了一段時光以後,可能是七年或者是十年,這時男子已經有了穩定的收入,社會閱曆豐富,成熟男人的魅力似乎達到了峰值。而女人卻相反,她們的青春已經流失一多半,她們那種無奈的失落感是男人無法理解的。
最重要的撫育孩子的工作由母親擔負,家中大小事物多數也妻子操勞,而這些勞動創造的出來的價值是無形的或者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而這些無形的價值並不被所有人認可或意識到,甚至包括女人自己,而這些無形的價值不低於在外麵工作所創造出的價值。此時她開始為這不平衡而又無法表述清楚的東西開始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