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佬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挑釁華夏還是彰顯實力,或者真的如它所說的隻不過是抗議朝鮮的一些行為,那就知道他們自己才真正知道了。
不過華夏反對這次軍演是必然的,也是華夏一貫的行為作風,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還真的很容易讓米國佬察覺出什麼異常來的。
至於真正的內在原因,當然是因為陳衛的這一次行動了。
那一次的高層會議,各位首長交代給陳衛的任務並不是把事情搞的如此之大,隻需要將這次的聯合軍演攪黃掉也就罷了。
但是陳衛卻不想就這麼簡單就放過這群米國佬,既然要搞那就直接把事情搞得越大越好,就算不能夠整隻的消滅掉米軍的航母編隊,也至少讓他們隻剩下一些小兵蟹將啥的灰溜溜的逃回去。
隻不過現在有倭國這個大黑鍋在扛著,陳衛就根本不在乎把事情搞的多大,米國佬再如何囂張,再如何的霸道,但是麵對倭國的這種挑釁,他們能夠做的也就是經濟和軍事上的製裁而已。
滅國?
陳衛倒是希望真的能夠這樣。
隻不過這根本就不現實,先不說米國從一開始就是理虧的一方,三枚核彈無緣無故的襲擊衝繩列島,導致上百萬人因此而喪命,這個仇恨就已經是結下了的。
這就好像是當初倭國對華夏寧城的寧城大屠殺一樣的,三十三萬人被殘忍的殺害,所以生活在寧城的老一輩對於倭國人的仇視程度簡直是難以想象的,而這些人的後代也是從小就被灌輸了這樣的思想,恨不得生撕了這些倭國人。
別看現在倭國和華夏建交多年,很多倭國的企業也都來到華夏發展,甚至於不少的倭國人都開始在華夏定居,但是恐怕沒有人知道如果單以這些一線城市定居的倭國人的數量來看,寧城絕對是人數最少的,甚至於純倭國的企業都不多。
不是倭國人不想掙錢,也不是倭國人不喜歡寧城,而是這裏的寧城人、尤其是寧城老人對於這些小鬼子實在是不感冒,陳衛當初就親眼見識過一個倭國留學生在寧師大門口被一群寧城本地的小痞子狠狠的揍一頓的事實。
而據可靠消息表明,這些小痞子卻是聽從的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的指使才做的,而這一位長者雖然不是當初的那一場大屠殺的幸存者,但也是其中一位幸存者的親人。
即使在數十年之後的今天,寧城人依然不會忘記那一段仇恨。
就好像這樣,倭國和米國之間的仇恨也是這樣的刻骨銘心的,百萬人被三枚核彈無情的殺死,這樣的仇恨卻隻能看不能報,這些遇難者的親屬又如何能夠忍受的下去呢,所以爆發是必然。
橫須賀軍港時間爆發後,外界還暫時沒有往這方麵考慮,畢竟倭國海上自衛隊方麵也是受到了相當的損失的。
可是珍珠港事件之後,雖然外界猜測紛紜,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傾向於是倭國幹的,即使他們從不直接如此表示出來。
所以,倭國是這一次一次的事件的最好的黑鍋承擔者,就算是性質上相當的惡劣,但是道義上還是說得過去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陳衛才不在乎事情會搞得有多大,反正是能夠讓米國佬吃大虧是肯定的,至於說跟著湊熱鬧的高麗棒子,那麼隻能說對不起了,誰讓你們那麼賤的呢?
本來高層見陳衛將這件事鬧的如此沸沸揚揚,就知道陳衛是不打算讓這件事善了了,可是這事情鬧得這麼大,但是根據目前的情報顯示,最大的嫌疑人還不是華夏,更不是朝鮮,而是一個本來應該置身事外的倭國。
既能夠收拾這次鬧出的事情,又能夠破壞這次的軍演,還能夠一箭數雕,這自然是讓華夏政府的那幾位首長高興的。
並且東海軍演之後,陳衛和各位海軍司令見麵的事情也已經傳到了各位領導的耳中了,並且商談的內容自然也是不可能瞞得住他們的,自然也就知道陳衛要對這些黃海上的軍艦動手了。
按照陳衛行動的風格來看,這件事鬧得肯定很熱鬧。
派人去觀看?
開什麼玩笑,還不知道最後是怎麼死的呢!
加上華夏方麵本身就置身事外,就算是不派人過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索性就當完全不知道,直接呆在家裏該幹嘛還幹嘛。
“老板,我可是等不及啦!”
魏強興奮的在那裏不停的搓著手,他們雖然在海底很安全,但是上麵的水紋波動早就已經表明了上麵貌似打的相當的激烈。
“別著急,慢慢來!時間咱們多得是,估計著第一天沒啥看透,都是試探性的進攻,真正的進攻至少要晚上才會開始!”
陳衛手上有著李明成具體的軍事部署,自然是知道真正的進攻要晚上才會開始,李明成會派遣大批的軍艦對米軍實施迂回包抄,而李勇俊所指揮的那一艘軍艦便會從他們的頭頂上駛過。
“哎,坐在這裏幹著急,實在是太鬱悶了啊!”
魏強這個戰爭狂人,見到上麵打的那麼熱鬧,他哪能夠忍得住,如果不是因為大局要緊的話,估計他早就一個人駕駛一艘小潛艇就殺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