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波從趙麗的口中得知了上述情況。
作為最後一個見到尹青的人,錢波心存愧疚。他想過許多如果,如果當時回答得果斷一點,尹青也許就會把真相告訴他;如果當時再堅持多問幾個問題,也許就能知道尹青到底要抗爭什麼……但世界上從來不允許有“如果”,也正因如此,才給我們留下無數的愧疚。這構成了我們生命中的另類色彩,有時也成為我們奮進的別樣動力。
錢波決心將愧疚化為動力,去探尋事情真相,為尹青,更為自己。
他首先找到的就是趙麗,希望從班主任那裏找到尹青的基本信息,尋找可能的線索。
趙麗拒絕了他。錢波隻是一名軍訓教官,他沒有任何的權利去調查尹青,趙麗也就沒有任何的義務配合錢波的調查。一個簡單地以個人隱私的名義,就足以使她將錢波的請求打了回去。
這種情況,在錢波的意料之中。他對趙麗的拒絕表示理解,但他誠懇地表達了他的愧疚之情,講述了案子的疑點。“你也會是一位母親。”錢波最後說:“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就這樣在這個世界上莫名地消失。”
趙麗被打動了。她說,尹青是個可憐的孩子,也許你是最後能夠幫到他的人。這裏是他的學籍檔案,你可以拿去複印,過一小時還給我,我要給學校歸檔了。
錢波隻說了一句,謝謝。
學籍檔案很完整,從小學到高中,尹青的一生就在其中。但學籍檔案也很簡單,簡單到隻有數頁紙,尹青的一生就此終結,然後就好像他從來不曾來過這個世界。
尹青來自省外一個名叫遠山的小縣城。縣城隻有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尹青的學生時光就是在這裏度過,直至考出縣城,進入大學。
錢波看著這些學籍信息,奇怪的空號、普通的經曆……沒有任何頭緒。但遠山這個地方倒讓他眼前一亮,他的一位戰友去年退伍,恰好被分配到當地的派出所工作。他馬上打了一個電話。
“你想找的是狀元尹青還是少爺尹青?”
戰友的第一句話就讓錢波驚住了:兩個尹青?
“狀元尹青是我們這裏成績最好的學生,今年高考考了全市狀元,為遠山縣爭了不少光,大家都很欽佩。至於少爺尹青,則是遠山縣首富尹祥承的愛子,不學無術,作惡多端,雖與狀元尹青同齡,但兩人在當地的口碑截然相反。”
“狀元尹青母親早逝,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但聽說今年三四月的時候父親突患絕症,家裏沒錢看病,尹青情緒一直不穩定。但好在他挺了過來,考了全市狀元,也算能讓他父親滿意地走了。”
“這麼說,他的父親最後還是去世了?”
“是的,就在一個月前去世的。”
放下電話,錢波陷入了沉思。兩個尹青,一個是學習尖子,一個是紈絝子弟。一個父母雙亡,自己也莫名被害,一個家產萬貫,現在逍遙快活。這兩者之間應該會有交集,而這交集,可能就是解開整個案子的關鍵。
錢波邊想邊朝尹青的宿舍走去。
四人宿舍裏明顯空著一張床和一個書桌。其他三人都在安靜的看書,尹青的離去給這間原本應該充滿歡樂的新生宿舍帶來了壓抑。
錢波問:“尹青留下的東西呢?”
室友們說:“報告教官,尹青所有的東西都被警察帶走了。”
錢波問:“雖然警察應該已經問過你們了,但我作為教官還是想了解一下,你們對尹青的印象是怎樣的?”